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水溶性炭质中间体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5页
   ·引言第11页
   ·炭质中间体 ACM 的制备和应用第11-17页
     ·炭质中间体 ACM 的制备第11-14页
     ·炭质中间体 ACM 的应用第14-17页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第17-20页
     ·物理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第17-18页
     ·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第18-19页
     ·物理活化法与化学活化法的对比第19-20页
   ·双电层电容器第20-27页
     ·电解质溶液第22-24页
     ·活性炭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第24-27页
   ·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27-33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27-28页
     ·锂离子电池特点第28-29页
     ·炭材料做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29-33页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第35-45页
   ·原料和试剂第35-36页
     ·原料的来源与性质第35页
     ·化学试剂第35-36页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6-37页
   ·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炭材料结构的表征方法第38-42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第38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TEM)第38页
     ·X 射线电子衍射分析(XRD)第38-40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40-41页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1页
     ·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41页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BET)第41-42页
     ·元素分析(EA)第42页
     ·拉曼光谱测试(Raman)测试第42页
   ·双电层电容器的组装第42-44页
     ·双电层电容器的组装第42-43页
     ·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3-44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组装第44-45页
     ·扣式模拟电池的组装第44页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测试第44-45页
第三章 不同形态水溶性炭质中间体的制备和研究第45-66页
   ·引言第45页
   ·样品制备第45-47页
     ·片状中间体的制备第45-46页
     ·球状中间体的制备第46-47页
   ·氧化针状焦的表征第47-48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47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47-48页
   ·片状中间体的表征第48-59页
     ·溶解性研究第48-49页
     ·表面形貌研究第49-50页
     ·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0-51页
     ·热失重分析第51-52页
     ·透射电镜分析第52-55页
     ·炭化研究第55-56页
     ·石墨化研究第56-59页
   ·球状中间体的表征第59-64页
     ·球状中间体的 SEM 表征第59-61页
     ·球状中间体的 TEM 表征第61-62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62-63页
     ·孔结构的研究第63-64页
     ·球状中间体的形成机理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针状焦基中间体的制备以及多孔炭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66-85页
   ·引言第66-67页
   ·样品制备第67-69页
   ·活性炭孔结构的研究第69-72页
     ·活性炭表面形貌研究第69-70页
     ·活性炭孔结构研究第70-72页
   ·中间体表面性能研究第72-77页
     ·光电子能谱分析第72-74页
     ·红外谱图分析第74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74-76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76-77页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77-83页
     ·循环伏安特性第77-79页
     ·能量与功率特性第79-80页
     ·交流阻抗特性第80-82页
     ·循环特性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不同原料对中间体结构和多孔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85-105页
   ·引言第85-86页
   ·样品制备第86-87页
   ·沥青基中间体活性炭孔结构的研究第87-90页
     ·活性炭表面形貌研究第87-88页
     ·活性炭的透射电镜观察第88页
     ·活性炭孔结构研究第88-90页
   ·中间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的研究第90-92页
     ·光电子能谱分析第90-91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91-92页
   ·水系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92-96页
     ·循环伏安特性第92-93页
     ·能量与功率特性第93-95页
     ·交流阻抗特性第95-96页
   ·有机系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96-101页
     ·循环伏安特性第96-97页
     ·能量与功率特性第97-100页
     ·交流阻抗特性第100-101页
     ·循环特性第101页
   ·比电容与比表面积的关系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六章 中间体包覆天然石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第105-121页
   ·引言第105页
   ·样品制备第105-106页
   ·包覆石墨材料的表征第106-108页
     ·CP-A5 包覆天然石墨的形貌表征第106-107页
     ·CP-A5 包覆天然石墨的结构表征第107-108页
   ·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108-120页
     ·包覆量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08-116页
     ·炭化温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16-118页
     ·升温速率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18-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121-125页
   ·主要结论第121-123页
   ·本工作的主要创新点第123页
   ·工作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6-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等离子体在聚合物表面改性和引发聚合中的应用
下一篇:非线性聚合反应及分子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