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车轮结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 第13-14页 |
·轮毂电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主动式车轮方案设计 | 第19-26页 |
·主动式车轮基本要求 | 第19页 |
·功能要求 | 第19页 |
·技术参数要求 | 第19页 |
·主动式车轮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主动式车轮机械系统方案 | 第20-25页 |
·驱动系统方案 | 第20-22页 |
·传动方案确定 | 第22-23页 |
·主动式车轮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固定与支撑系统方案 | 第24页 |
·主动式车轮机械系统总体结构布局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主动式车轮结构设计 | 第26-48页 |
·电机参数确定 | 第26-27页 |
·动力传动装置设计 | 第27-36页 |
·行星轮传动设计 | 第27-34页 |
·链轮传动设计 | 第34-36页 |
·传动机构结构设计 | 第36-44页 |
·行星架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 第38-41页 |
·传动主轴设计 | 第41-44页 |
·主动式车轮整体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行星传动机构有限元接触分析 | 第48-64页 |
·摩擦和啮合位置对齿轮接触强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渐开线齿廓啮合关系及齿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原因 | 第48-50页 |
·不同摩擦力和啮合位置下的齿轮接触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行星传动机构组件接触分析 | 第51-63页 |
·行星传动组件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行星传动组件有限元模型 | 第52-54页 |
·行星传动组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4-62页 |
·有限元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主动式车轮关键件强度与疲劳分析 | 第64-76页 |
·ANSYS/FE-SAFE 软件介绍 | 第64-65页 |
·齿轮轴有限元分析 | 第65-67页 |
·齿轮轴边界条件 | 第65-66页 |
·齿轮轴有限元模型 | 第66页 |
·齿轮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传动主轴的强度和疲劳分析 | 第67-71页 |
·传动主轴边界条件 | 第67-68页 |
·传动主轴有限元模型 | 第68-69页 |
·传动主轴静力分析结果 | 第69页 |
·传动主轴疲劳分析设置与计算 | 第69-71页 |
·传动主轴疲劳分析结果评价 | 第71页 |
·法兰的强度与疲劳分析 | 第71-75页 |
·法兰的边界条件 | 第72页 |
·法兰有限元模型 | 第72-73页 |
·法兰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3-74页 |
·法兰的疲劳设置与计算 | 第74-75页 |
·法兰的疲劳分析结果对比评价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