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理学论文--新陈代谢与营养论文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冬眠以及育肥期间能量平衡调节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哺乳动物恒定体温的维持第12-13页
   ·小型哺乳动物的冬眠第13-14页
   ·贮脂冬眠动物育肥期间能量平衡的调节第14-16页
第二章 达乌尔黄鼠下丘脑目的基因定量表达检测方法的建立第16-40页
   ·引言第16-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5页
     ·实验动物及取材处理第18页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18页
     ·实验仪器第18页
     ·特异性引物设计第18-19页
     ·总RNA的提取第19-22页
     ·下丘脑Ob-Rb、SOCS-3、NPY、AgRP、POMC、CART和β-actin基因的扩增和测序第22-23页
     ·real-time PCR引物的设计以及筛选第23-24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24-25页
   ·实验结果第25-37页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25-27页
     ·总RNA抽提结果第27页
     ·达乌尔黄鼠下丘脑目的基因PCR产物分析第27-31页
     ·定量引物的设计和筛选第31-33页
     ·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3-37页
   ·讨论第37-39页
     ·引物设计第37-38页
     ·总RNA抽提以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38页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38-39页
     ·real-time PCR条件的摸索第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三章 达乌尔黄鼠育肥期以及冬眠期摄食和能量平衡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第40-51页
   ·引言第40-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实验动物及取材处理第41-42页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42页
     ·实验仪器第42页
     ·体重和摄食量的测定第42页
     ·血清的保存与制备第42页
     ·血清中瘦素含量的测定第42-43页
     ·总RNA的提取第43页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43页
     ·使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达乌尔黄鼠下丘脑Ob-Rb、SOCS-3、NPY、AgRP、POMC、CART和β-actin的表达量第43页
   ·实验结果第43-48页
     ·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情况第43-44页
     ·达乌尔黄鼠在育肥期不同阶段和冬眠期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情况第44-45页
     ·达乌尔黄鼠下丘脑Ob-Rb、SOCS-3、NPY、AgRP、POMC和CART基因在育肥不同阶段和冬眠期间表达情况第45-48页
     ·瘦素和SOCS-3基因表达的关系第48页
   ·讨论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第四章 食物可利用性对达乌尔黄鼠冬眠模式的影响第51-60页
   ·引言第51-5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实验动物饲养及处理第52页
     ·体重和摄食量的监测第52页
     ·数据统计第52页
     ·冬眠模式的观察第52-53页
     ·对冬眠状态的定义第53页
   ·结果第53-57页
     ·体重和冬眠动物越冬存活关系第53-54页
     ·冬眠期间的摄食和体重变化情况第54-56页
     ·禁食对冬眠模式的影响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体重和冬眠动物越冬存活关系第57-58页
     ·冬眠期间的摄食和体重变化情况第58页
     ·禁食对冬眠模式的影响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第五章 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细胞水平的产热调节第60-69页
   ·引言第60-6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2页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处理第61页
     ·体重和摄食量的测量第61页
     ·肝脏和BAT线粒体制备第61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61页
     ·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61-62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62页
     ·数据分析第62页
   ·结果第62-67页
     ·体重和BAT重量第62-63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比较第63-66页
     ·α-磷酸甘油氧化酶活力比较第66-67页
   ·讨论第67-68页
     ·体重和BAT重量第67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比较第67-68页
     ·α-磷酸油氧化酶活力比较第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目的基因片段测序峰图第77-85页
致谢第85-86页
个人简历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厕蝇属Fannia R.-D.代表种触角感受器研究探讨(双翅目:厕蝇科)
下一篇:追寄蝇亚科(双翅目:寄蝇科)部分种类COI基因的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