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消费信贷中的个人信用评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6页
     ·选题背景第12-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国外个人信用评分研究综述第16-19页
     ·国内个人信用评分研究综述第19-20页
   ·信用评分论文框架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论文框架第20-21页
   ·论文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和常用模型第22-28页
   ·个人信用评分概念的界定第22页
   ·个人信用评分方法的发展第22-24页
   ·国内外几种常见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及分析第24-28页
     ·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法第24页
     ·回归分析法第24-25页
     ·决策树法第25-26页
     ·神经网络算法第26-28页
第3章 国外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分的经验借鉴第28-36页
   ·美国的个人信用评分第28-32页
     ·美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历史演变第28-30页
     ·美国目前个人信用评分的运作方式第30-32页
   ·其他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评分第32-34页
   ·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评分的成功运用对我国的启示第34-36页
第4章 中国的个人信用评分现状及问题第36-42页
   ·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设状况第36-38页
   ·中国现行个人信用评分中的问题第38-42页
     ·个人信息数据不开放且不完善第38-39页
     ·评分方法简单并且评分效率低第39-41页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第41页
     ·大众的个人信用意识薄弱第41-42页
第5章 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改进第42-52页
   ·K-Means聚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原理第42-43页
   ·数据来源第43页
   ·K-Means聚类分析过程第43-48页
   ·Logistic回归分析过程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对策建议第52-56页
   ·完善并适时开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第52-53页
   ·实现征信技术的智能化和信用评分模型的本土化第53-54页
   ·完善和健全信用数据的使用和开放等相关法律法规第54-55页
   ·提高大众对自身信用记录的维护意识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差异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省域金融业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