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诱偏系统的原理 | 第14-23页 |
·诱偏使用条件 | 第14-15页 |
·有源诱偏技术抗 ARM 的原理[8] | 第15-17页 |
·不同导引头技术的诱偏原理 | 第17-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诱偏系统不同工作方式对诱偏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23-48页 |
·雷达保护概率计算模型 | 第23-24页 |
·功率增益比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诱饵雷达功率比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试验验证 | 第27-28页 |
·载频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载频影响分析 | 第28页 |
·试验验证 | 第28-29页 |
·时序关系影响分析 | 第29-32页 |
·时序关系要求 | 第29-30页 |
·时间补偿的分析计算 | 第30-31页 |
·试验验证 | 第31-32页 |
·诱饵系统工作模式分析 | 第32-47页 |
·能量质心诱偏效果分析 | 第34-41页 |
·闪烁诱偏效果分析 | 第41-45页 |
·诱偏模式的影响分析 | 第45页 |
·试验验证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雷达与诱偏系统不同布站方式对诱偏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48-62页 |
·诱饵数量对诱偏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布站方式对诱偏效果的影响 | 第49-53页 |
·布站间距对诱偏效果的影响 | 第53-61页 |
·布站距离分析 | 第53页 |
·修正距离及最佳布站距离的计算 | 第53-57页 |
·诱饵间距上下限的计算 | 第57-59页 |
·诱饵间距对诱偏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联合作战战法优化设置 | 第62-80页 |
·功率增益比的设置 | 第62-64页 |
·功率增益比的优化设置 | 第62页 |
·试验验证 | 第62-64页 |
·载频的设置 | 第64-67页 |
·载频的设置 | 第64页 |
·试验验证 | 第64-67页 |
·时序控制设置 | 第67-71页 |
·时序控制的优化设置 | 第67页 |
·试验验证 | 第67-71页 |
·诱偏系统工作模式的选择 | 第71-74页 |
·工作模式的设置 | 第71页 |
·试验验证 | 第71-74页 |
·布站间距与方式的设置 | 第74-79页 |
·布站间距的优化设置 | 第74-75页 |
·布站方式的优化设置 | 第75页 |
·布站间距与方式的仿真验证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