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1页 |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9页 |
·政府治理理论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社区研究评述 | 第14-17页 |
·多民族社区研究评述 | 第17-19页 |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 社区形成与功能转变 | 第21-27页 |
·社区要素及其历史演进 | 第21-24页 |
·社区缘起及构成要素 | 第21-22页 |
·社区的历史演进 | 第22-24页 |
·社区发展中功能的转变 | 第24-27页 |
·单位制时期的社区功能定位 | 第24-25页 |
·社区建设时期的社区功能定位 | 第25-27页 |
3. 社区功能转变中治理制度的回应 | 第27-33页 |
·美、日、新城市社区治理制度实践 | 第27-29页 |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制度 | 第27-28页 |
·日本城市社区治理制度 | 第28页 |
·新加坡城市社区治理制度 | 第28-29页 |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制度的演进 | 第29-31页 |
·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制度 | 第29-30页 |
·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社区治理制度 | 第30-31页 |
·社区自治与政府支持的自治型社区治理制度 | 第31页 |
·小结: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制度的差异 | 第31-33页 |
4. 社区治理制度在多民族杂居条件下的变化 | 第33-37页 |
·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的特殊性 | 第33-35页 |
·民族异质性导致社会资本匮乏 | 第33-34页 |
·民族文化差异阻碍社区认同 | 第34页 |
·国内外其他因素影响 | 第34-35页 |
·社区治理制度在多民族杂居条件下的变化 | 第35-37页 |
5. 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现状调查——基于对Q街社区调查的分析 | 第37-47页 |
·Q街社区概况 | 第37-41页 |
·Q街社区民族杂居状况 | 第38-39页 |
·Q街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Q街社区社会秩序维护状况 | 第40-41页 |
·Q街社区的治理方式、成效与评价 | 第41-44页 |
·Q街社区治理方式及成效 | 第41-43页 |
·Q街社区治理状况评价及制度诉求 | 第43-44页 |
·我国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法律制度检视 | 第44-47页 |
6. 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制度创新 | 第47-55页 |
·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的治理基础 | 第47-49页 |
·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法律制度创新的制度取向 | 第49-50页 |
·从“统治”到“治理”: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法律制度创新的理念 | 第49-50页 |
·强化公民意识: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法律制度创新的关键 | 第50页 |
·代结论:城市多民族杂居社区治理法律制度创新的制度构建 | 第50-55页 |
·构建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合作机制 | 第50-53页 |
·构建以公共生活领域为导向的法律行为规范机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