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绪论 | 第9-13页 |
| ·《红楼梦》简介及其版本的选择 | 第9-10页 |
| ·《红楼梦》简介 | 第9-10页 |
| ·《红楼梦》版本的选择 | 第10页 |
| ·历来对《红楼梦》的研究概述 | 第10页 |
| ·《红楼梦》人物对话总述 | 第10-11页 |
| ·《红楼梦》人物对话与其他名著的比较 | 第11-13页 |
| 二、《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境 | 第13-26页 |
| ·言内语境 | 第13-16页 |
| ·存在预设的语境 | 第13-14页 |
| ·上下文语境 | 第14-15页 |
| ·背景语境 | 第15-16页 |
| ·言伴语境 | 第16-20页 |
| ·理智语境与情绪语境 | 第16-18页 |
| ·时间因素语境 | 第18页 |
| ·知识语境 | 第18-19页 |
| ·表情语境 | 第19-20页 |
| ·言外语境 | 第20-26页 |
| ·封建社会背景语境 | 第20-24页 |
| ·文化传统语境 | 第24-26页 |
| 三、《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 第26-39页 |
| ·说话者立场的言外之意 | 第26-34页 |
| ·普通的言外之意 | 第26-28页 |
| ·谎言的言外之意 | 第28-31页 |
| ·讽刺的言外之意 | 第31-34页 |
| ·作者立场的言外之意 | 第34-37页 |
| ·照应前文的言外之意 | 第34页 |
| ·作为伏笔的言外之意 | 第34-36页 |
| ·关联现实的言外之意 | 第36-37页 |
| ·读者立场的言外之意 | 第37-39页 |
| 四、《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用失误 | 第39-45页 |
| ·说话人有意为之的语用失误 | 第39-40页 |
| ·说话人无意为之的语用失误 | 第40-45页 |
| ·因说话人的学识有限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0页 |
| ·因说话人的情绪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0-41页 |
| ·因说话人不合时间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1页 |
| ·因说话人不顾对象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1-42页 |
| ·因说话人不顾身份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2页 |
| ·因说话人不顾地位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2-43页 |
| ·因说话人不顾场合导致的语用失误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