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浪河水源地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地下水运动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10-14页 | 
|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发展 | 第10-11页 | 
|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4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7-18页 | 
| ·生态环境 | 第18-19页 |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19-24页 | 
| ·气象 | 第19-20页 | 
| ·水文 | 第20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22页 | 
| ·地质条件概述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28页 |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4-25页 |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页 | 
| ·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赋存条件 | 第24-25页 | 
| ·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5-27页 | 
|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 | 第27页 | 
|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动态特征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补浪河水源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计算 | 第28-42页 | 
| ·水文地质参数 | 第28-29页 | 
| ·均衡法 | 第29-34页 | 
| ·补给量计算 | 第29-31页 | 
| ·排泄量计算 | 第31-33页 | 
| ·均衡结果 | 第33-34页 | 
| ·系统理论方法计算开采资源 | 第34-42页 | 
| ·根据河流量实测资料的计算 | 第34-36页 | 
| ·海流兔河流量的系统理论预测 | 第36-42页 | 
| 第五章 补浪河水源地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 | 第42-73页 |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42-43页 | 
| ·计算区范围 | 第42页 | 
| ·含水介质 | 第42页 | 
| ·补给、排泄、径流条件 | 第42页 | 
| ·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 ·模型参数的赋值 | 第44-52页 | 
| ·计算域剖分 | 第44页 | 
| ·含水层结构 | 第44-49页 | 
| ·边界条件 | 第49-52页 | 
| ·初始流场 | 第52页 | 
| ·模型的校正及验证 | 第52-55页 | 
| ·模型的均衡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模型预报 | 第56-71页 | 
| ·预报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 ·预报结果分析 | 第58-71页 | 
| ·水资源量评价结果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