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论文

虐待与受虐的心理学美学意义

内容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学术史述评第6-17页
 弗洛姆思想渊源简介第6-9页
  家庭与时代背景第6-7页
  理论渊源第7-9页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9-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2-17页
第二章 虐待与受虐在人类社会各时期的表现第17-27页
 第一节 逃避自由与施虐和受虐的关系第17-18页
 第二节 逃避自由的产生第18-21页
 第三节 宗教改革时期逃避自由的方式第21-23页
 第四节 现代人逃避自由的方式第23-25页
 第五节 其他逃避自由的方式第25-27页
第三章 畸形的爱与爱的理论第27-34页
 第一节 爱中的施虐和受虐第27-28页
 第二节 正确的爱的方式第28-32页
 第三节 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的贡献第32-34页
第四章 施虐与受虐理论的美学意义第34-42页
 第一节 小说《钢琴教师》分析第34-39页
 第二节 电影《东宫西宫》分析第39-42页
第五章 施虐与受虐理论的意义与局限第42-44页
附录第44-48页
 弗洛姆简明年表第44-48页
参考文献第48-56页
 弗洛姆的著作第48-49页
 相关参考著作第49-51页
 相关学术论文第51-56页
后记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洛渊源录>编纂渊源考
下一篇:魏了翁《周易要义》文献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