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对梁启超后期美学思想的影响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绪论 | 第6-8页 |
| 第一章 混乱时局下的“精神饥荒” | 第8-12页 |
| 一 政治失意,求点学问 | 第8-9页 |
| 二 举国迷惑,他山求石 | 第9-12页 |
| 第二章 欧游对梁启超后期思想的影响 | 第12-27页 |
| 第一节 欧游之现代性祛魅 | 第12-15页 |
| 一 写作概况 | 第12-13页 |
| 二 欧洲掠影,反思西方文明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抽身返回传统 | 第15-20页 |
| 一 重精神,轻物质,力言中西文化调和 | 第16-17页 |
| 二 融合尽性主义与思想解放 | 第17-19页 |
| 三 注重个人与群体(国家)的互动 | 第19-20页 |
| 四 重拾文化自信 | 第20页 |
| 第三节 梁启超对柏格森、倭铿生命哲学的中国化诠释 | 第20-27页 |
| 一 生命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第21-23页 |
| 二 梁启超对生命哲学的中国化诠释 | 第23-27页 |
| 第三章 欧游对梁启超后期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27-38页 |
| 第一节 美在生命:梁启超人生论美学的核心 | 第27-31页 |
| 一 美的本体论:生命即美 | 第27-29页 |
| 二 美的形态论:积极的生命状态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二十年代美育视野下的新人格建构 | 第31-38页 |
| 第四章 梁启超后期文学论著中的生命意向 | 第38-45页 |
| 第一节 文艺作品中真善美的辩证互动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文艺批评中的生命意向 | 第39-45页 |
| 一 求真 | 第39-41页 |
| 二 求善 | 第41-42页 |
| 三 求美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