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唐家山高速短程滑坡堵江及溃坝机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5页
     ·高速滑坡形成机理和运动机制研究第15-20页
     ·地震滑坡研究第20-24页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研究第24页
     ·滑坡堰塞坂综合治理研究第24-25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5-29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2章 唐家山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第29-55页
   ·唐家山滑坡堰塞坝概述第29-33页
   ·唐家山滑坡(堰塞坝)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第33-39页
     ·水文气象第33-34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34-38页
     ·地形地貌第38页
     ·地层岩性及岸坡结构第38-39页
     ·物理地质现象第39页
   ·唐家山堰塞坝形态特征及地质结构第39-44页
     ·形态特征第39-42页
     ·堰塞坝地质结构特点第42-44页
   ·堰塞坝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特性第44-51页
     ·堰塞体物质组成第44-47页
     ·堰塞体物理力学特性及参数选取第47-51页
   ·唐家山高速滑坡堵江形成地质条件分析第51-53页
     ·区域地质构造第51页
     ·斜坡地形地貌第51-52页
     ·斜坡地层岩性第52页
     ·斜坡岸坡结构第52-53页
     ·水文条件第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唐家山滑坡失稳机理研究第55-76页
   ·强震作用下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失稳机理研究第55-67页
     ·拉裂面形成机理第56-60页
     ·岩块“楔劈”效应第60-61页
     ·顺层剪切滑移机理第61-67页
   ·顺层斜坡临滑形变能释放与滑体启程速度第67-74页
     ·斜坡滑动简化模型第68-69页
     ·锁固段形变能计算第69-71页
     ·启动速度计算第71-72页
     ·唐家山滑体启动速度第72-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唐家山堰塞坝形成机制研究第76-114页
   ·唐家山堰塞坝形成过程分析第76-78页
   ·唐家山高速滑坡“刹车”制动机制研究第78-97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79-81页
     ·滑坡体内部碰撞解体能耗率研究第81-88页
     ·滑坡体与泥砂层碰撞机制分析第88-90页
     ·与对岸山体碰撞冲击机制分析第90-97页
   ·碰撞过程中滑体塑性区的热力学状态第97-99页
   ·各类型高速滑坡制动机制类型与相应的地质结构第99-100页
   ·唐家山高速滑坡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第100-112页
     ·输入地震波选取第100-102页
     ·滑坡参数取值及模型建立第102-103页
     ·数值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选取第103-104页
     ·地震波输入第104-105页
     ·天然状态下斜坡应力分析第105-106页
     ·地震作用下滑坡运动过程模拟第106-108页
     ·地震滑坡形成机制模拟第108-110页
     ·地震滑坡监测点速度第110-111页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111-112页
   ·小结第112-114页
第5章 唐家山堰塞坝稳定性分析第114-138页
   ·坝体渗流稳定性分析第114-119页
     ·堰塞坝体地质模型建立第114-115页
     ·堰塞坝渗流场模拟第115-119页
   ·坝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19-137页
     ·坝体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第119-121页
     ·坝体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第121-137页
   ·小结第137-138页
第6章 唐家山堰塞坝溃坝模式研究第138-145页
   ·坝体渗透破坏分析第138-139页
   ·坝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39页
   ·坝顶漫溢分析第139页
   ·堰塞坝溃坝模式第139-141页
   ·泄流渠过流冲刷稳定性评价第141-143页
   ·泄流后残余堰塞坝稳定性评价第143-144页
     ·泄流后堰塞坝概况第143页
     ·剩余堰塞体稳定性评价第143-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结论第145-148页
 1.主要结论和成果第145-147页
 2.展望与设想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皮祖细胞捕获表面构建及其功能评价
下一篇:YBa2Fe3O8+w的制备技术以及掺杂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