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Ⅲ框架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以宏观审慎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逻辑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文献回顾 | 第12-25页 |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 第12-17页 |
·系统性风险与银行系统性风险 | 第12-13页 |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 第13-15页 |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 第15-17页 |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估测研究 | 第17-22页 |
·微观层面-单个银行风险估测 | 第17-18页 |
·宏观层面-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估测 | 第18-22页 |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一般监管手段 | 第22-25页 |
·审慎监管 | 第22页 |
·最后贷款人 | 第22-23页 |
·存款保险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生成研究 | 第25-35页 |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现状 | 第25-26页 |
·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特点 | 第26-27页 |
·可能面临的宏观经济外部冲击 | 第27-29页 |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 第27页 |
·房地产信贷风险 | 第27-28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 第28页 |
·汇率波动风险 | 第28-29页 |
·通货膨胀风险 | 第29页 |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生成与传染机制 | 第29-30页 |
·生成机制分析 | 第29-30页 |
·传染机制分析 | 第30页 |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估测 | 第30-35页 |
第四章 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 | 第35-49页 |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 | 第35-37页 |
1) 风险衡量模型存在局限性 | 第35-36页 |
2) 规定加剧了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 | 第36页 |
3) 不适于金融新兴市场 | 第36-37页 |
·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与政策工具 | 第37-41页 |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 | 第37-40页 |
·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 | 第40-41页 |
·巴塞尔协议Ⅲ涵盖的宏观审慎监管内容 | 第41-45页 |
·跨时期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 第42页 |
·跨时点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 第42-45页 |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现有国际实践 | 第45-49页 |
·欧盟 | 第45-46页 |
·美国 | 第46-49页 |
第五章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政策建议 | 第49-57页 |
·我国银行业监管格局 | 第49-50页 |
·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对策 | 第50-51页 |
·建立银行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 | 第50页 |
·加强单个金融机构稳健性 | 第50页 |
·健全银行救助机制 | 第50-51页 |
·宏观审慎与我国系统性风险监管 | 第51-54页 |
·我国适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我国现阶段适用宏观审慎的局限性 | 第52页 |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探索与实践 | 第52-54页 |
·我国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的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建立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机构 | 第55页 |
·监测银行体系整体风险头寸 | 第55页 |
·加强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 | 第55-56页 |
·针对系统性风险集中行业的监管 | 第56页 |
·加强国际联合监督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