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刚性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概述 | 第12-13页 |
| ·复合地基褥垫层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8页 |
| ·复合地基褥垫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褥垫层材料的选择 | 第18-19页 |
| ·褥垫层厚度的合理取值 | 第19页 |
| ·灰土褥垫层粘聚力、内摩擦角的合理取值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复合地基褥垫层的工作机理 | 第22-24页 |
| ·褥垫层的分类及作用 | 第22-23页 |
| ·褥垫层的分类 | 第22页 |
| ·褥垫层的作用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24-34页 |
| ·FLAC3D简介 | 第24-25页 |
| ·FLAC3D有限差分法求解的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 ·计算基本原理 | 第25页 |
| ·求解流程 | 第25-29页 |
|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29-33页 |
|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第29-31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灰土褥垫层厚度合理取值研究 | 第34-53页 |
| ·褥垫层厚度合理取值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 ·不同厚度灰土褥垫层对桩土应力比、桩身应力、复合地基沉降和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34-51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取 | 第34-37页 |
|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37-40页 |
| ·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第40-44页 |
| ·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第44-47页 |
|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47-51页 |
| ·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讨论灰土褥垫层厚度的合理取值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灰土褥垫层粘聚力、内摩擦角合理取值研究 | 第53-83页 |
| ·灰土褥垫层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概念 | 第53-54页 |
| ·粘聚力c | 第53页 |
| ·内摩擦角φ | 第53-54页 |
| ·不同粘聚力灰土褥垫层对桩土应力比、桩身应力、复合地基沉降和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54-67页 |
|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第56-60页 |
| ·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第60-63页 |
|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63-67页 |
| ·不同内摩擦角灰土褥垫层对桩土应力比、桩身应力、复合地基沉降和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67-81页 |
|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第67-70页 |
| ·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第70-74页 |
| ·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第74-77页 |
|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 第77-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页 |
| ·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