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前言 | 第12页 |
| ·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凹凸棒石的基本性质 | 第13-15页 |
| ·吸附性 | 第13-14页 |
| ·催化性 | 第14页 |
| ·阳离子交换性 | 第14页 |
| ·悬浮、流变性 | 第14页 |
| ·填充性 | 第14-15页 |
| ·凹凸棒石的改性研究 | 第15-19页 |
| ·提纯处理 | 第15页 |
| ·超声波处理 | 第15页 |
| ·微波处理法 | 第15页 |
| ·热处理 | 第15-16页 |
| ·酸处理 | 第16-17页 |
| ·有机改性处理 | 第17-19页 |
| ·硅烷偶联剂改性 | 第17-18页 |
| ·表面活性剂改性 | 第18页 |
| ·高分子改性 | 第18-19页 |
| ·凹凸棒石的应用研究 | 第19-24页 |
|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9-23页 |
| ·在橡胶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在塑料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在吸水性树脂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在其他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催化剂 | 第23页 |
|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新型高性能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超支化聚硅氧烷树脂体系的研究 | 第26-46页 |
| ·前言 | 第26-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 ·主要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合成 | 第28页 |
| ·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 第28-29页 |
| ·UV 固化涂膜的制备 | 第29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 ·粘度 | 第29页 |
| ·重均分子量 | 第29页 |
| ·酸值的测定 | 第29-30页 |
| ·红外光谱(IR) | 第30页 |
|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第30页 |
| ·核磁共振硅谱(~(29)Si-NMR) | 第30页 |
| ·差示扫描热量法分析(DSC) | 第30页 |
| ·力学性能 | 第30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0页 |
|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30页 |
| ·热重分析(TG) | 第30-31页 |
| ·介电性能 | 第31页 |
| ·热膨胀系数(CTE) | 第31页 |
| ·吸水率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5页 |
| ·HPSi 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4页 |
| ·HPSi 的合成原理 | 第31-32页 |
| ·HPSi 的结构 | 第32-34页 |
| ·粘度 | 第34-36页 |
| ·力学性能 | 第36-40页 |
| ·EA/HPSi 固化树脂的热性能 | 第40-42页 |
| ·EA/HPSi 固化树脂的介电性能 | 第42-43页 |
| ·EA/HPSi 固化树脂的热膨胀性能 | 第43-44页 |
| ·EA/HPSi 固化树脂的吸水率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UV 固化凹凸棒石/环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6-59页 |
| ·前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 ·主要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47页 |
| ·凹凸棒石的表面处理 | 第47-48页 |
| ·UV 固化凹凸棒石/环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8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 ·凹凸棒石的表面处理原理 | 第49页 |
| ·HPSi 改性凹凸棒石的结构 | 第49-51页 |
| ·UV 固化凹凸棒石/环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第51-53页 |
| ·UV 固化凹凸棒石/环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3-55页 |
| ·UV 固化凹凸棒石/环氧丙烯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改性凹凸棒石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59-75页 |
| ·前言 | 第59-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 ·主要原料和实验仪器 | 第60页 |
| ·凹凸棒石的表面改性 | 第60-61页 |
| ·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固化 | 第61页 |
|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61-62页 |
| ·差示扫描热量法分析(DSC) | 第61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61页 |
| ·广角 X 射线衍射仪(XRD) | 第61-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 ·改性凹凸棒石的结构 | 第62-64页 |
| ·BD/N-ATT 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机理 | 第64-68页 |
| ·BD 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 | 第68-71页 |
| ·BD 和 BD/N-ATT 体系的介电性能 | 第71-72页 |
| ·BD 和 BD/N-ATT 体系的热性能 | 第72-74页 |
| ·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91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撰写的论文、专利 | 第91-92页 |
| 硕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