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噁英类化合物及其危害 | 第12页 |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来源 | 第12-13页 |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处理 | 第13-14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二苯并呋喃的微生物降解 | 第14-20页 |
·氯代二苯并呋喃的降解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二苯并呋喃降解菌株筛选与鉴定 | 第22-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2页 |
·菌株筛选方法 | 第22-23页 |
·菌株鉴定 | 第23-2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菌株筛选 | 第24-25页 |
·菌株鉴定 | 第25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的系统发育树 | 第25-27页 |
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降解二苯并呋喃研究 | 第28-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菌株与培养条件 | 第29页 |
·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的生长及对二苯并呋喃的利用 | 第30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二苯并呋喃代谢途径分析 | 第30-37页 |
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二噁英类化合物及多环芳烃的降解 | 第39-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39页 |
·分析条件 | 第39页 |
·降解实验 | 第39-4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二噁英类物质的降解 | 第40-41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对多环芳烃的降解 | 第41-43页 |
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二苯并呋喃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定位 | 第44-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主要设备与试剂 | 第44-45页 |
·引物设计 | 第45页 |
·PCR方法 | 第45页 |
·连接与转化 | 第45页 |
·转化子筛选与二苯并呋喃降解基因确认 | 第45-46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质粒检测与提取 | 第46-47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 RNA提取与逆转录DNA(cDNA)的合成 | 第47-48页 |
·Southern杂交 | 第4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二苯并呋喃双加氧酶基扩增及表达 | 第48-55页 |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质粒检测与二苯并呋喃双加氧酶基因的定位 | 第55-57页 |
3.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Rhodococcus sp.strain p52质粒的构象及迁移性研究 | 第58-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质粒提取 | 第58页 |
·接合实验 | 第58-59页 |
·引物及PCR方法 | 第59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9-62页 |
·质粒构象 | 第59-60页 |
·质粒迁移性 | 第60-62页 |
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