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控释掺混肥是我国缓控释肥的发展方向 | 第14-15页 |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生产应用情况 | 第14页 |
·化肥施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 第14页 |
·化肥问题的解决途径 | 第14-15页 |
·控释掺混肥的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控释肥、控释掺混肥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7页 |
·控释掺混肥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对作物氮素吸收转化及利用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对土壤中氮素的损失的影响 | 第18页 |
·在作物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控释掺混肥现阶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发展与展望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室内模拟试验 | 第20-21页 |
·静水释放试验 | 第20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页 |
·氨挥发试验 | 第20-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室内恒温土壤培养试验 | 第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麦玉大田试验 | 第21-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23页 |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植株样品采集 | 第23页 |
·土壤样品采集 | 第2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4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肥料控释性能及特征 | 第24-27页 |
·控释尿素在恒温静水中的释放特征 | 第24页 |
·控释掺混肥的氨挥发损失 | 第24-25页 |
·控释掺混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5-27页 |
·控释掺混肥对土壤氮素含量极其转化的影响 | 第25页 |
·控释掺混肥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控释掺混肥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 第26-27页 |
·控释掺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季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分布变化的影响 | 第27-35页 |
·对小麦季土壤 NO_3~--N 分布的影响 | 第28-30页 |
·对小麦季土壤 NH_4~+-N 分布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玉米季土壤 NO_3~--N 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对玉米季土壤 NH_4~+-N 分布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35-37页 |
·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 | 第37-47页 |
·对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对小麦旗叶叶绿素 a 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 a 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麦玉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小麦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对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对功能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对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麦玉功能叶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43-45页 |
·对小麦旗叶 SOD、CAT 酶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对玉米穗位 SOD、CAT 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麦玉功能叶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5-47页 |
·对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5-46页 |
·对玉米穗位叶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下麦玉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率分析 | 第47-53页 |
·对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47-49页 |
·对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对麦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0页 |
·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麦玉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对玉米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下麦玉经济效益分析 | 第53-54页 |
·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53-54页 |
·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54页 |
4 讨论 | 第54-62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的养分释放特征 | 第54-55页 |
·静水释放特征 | 第54-55页 |
·对氨挥发的影响 | 第55页 |
·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55页 |
·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 | 第57-60页 |
·对功能叶叶绿素 a 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58页 |
·对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对功能叶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59页 |
·对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干物质积累与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不同控氮比控释掺混肥对麦玉氮素积累量、肥料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