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卖空交易机制与股市波动性 | 第11-13页 |
(二) 保证金比率与股市波动性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15-16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融资融券概述 | 第17-26页 |
一、证券信用交易与融资融券 | 第17-18页 |
(一) 含义 | 第17-18页 |
(二) 保证金比率 | 第18页 |
二、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及市场效应 | 第18-21页 |
(一) 融资融券的特点 | 第18-19页 |
(二) 信用交易机制的市场效应 | 第19-21页 |
三、融资融券交易模式 | 第21-26页 |
第三章 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香港市场为例 | 第26-40页 |
一、股市波动性概述 | 第26-27页 |
(一) 股市波动性的含义 | 第26页 |
(二) 股票市场波动理论 | 第26-27页 |
二、波动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 第27-31页 |
(一) 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二) 股市波动性的测量 | 第29-30页 |
(三) 传导机制 | 第30-31页 |
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香港市场为例 | 第31-40页 |
(一) 香港证券市场卖空交易机制概括 | 第31-32页 |
(二) 样本数据 | 第32-34页 |
(三) 实证检验 | 第34-39页 |
(四)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开展融资融券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 第40-48页 |
一、我国信用交易的发展历程 | 第40-42页 |
(一) 全面禁止时期(1990年--2005年) | 第40-41页 |
(二) 试点准备时期(2005年至--2008年) | 第41页 |
(三) 试点启动阶段(2008年-至今) | 第41-42页 |
二、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对各市场参与方的影响 | 第42-48页 |
(一) 投资者在融资融券业务中面临的风险 | 第42-44页 |
(二) 证券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中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 第44-46页 |
(三) 商业银行在融资融券业务中的风险及应对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一、融资融券大事记 | 第50-51页 |
二、首批试点券商情况 | 第51-52页 |
三、90只股票入选融资融券标的股票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