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NURBS曲线及其插补算法与速度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本课题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 ·自由曲线与插补的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 ·加减速控制理论与发展 | 第1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NURBS曲线与曲面 | 第16-26页 |
| ·B样条曲线 | 第16-17页 |
| ·B样条曲线方程 | 第16页 |
| ·B样条曲线的性质 | 第16-17页 |
| ·NURBS曲线 | 第17-21页 |
| ·NURBS曲线有理分式表示 | 第18页 |
| ·NURBS曲线的性质 | 第18-19页 |
| ·齐次坐标表示 | 第19页 |
| ·矩阵表示 | 第19-21页 |
| ·曲线与控制顶点、节点矢量、权因子之间关系 | 第21-23页 |
| ·控制顶点对曲线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节点矢量对曲线的影响 | 第22页 |
| ·权因子对曲线的影响 | 第22-23页 |
| ·NURBS曲面 | 第23-25页 |
| ·NURBS曲面方程 | 第23-24页 |
| ·NURBS曲面的性质 | 第24页 |
| ·NURBS曲面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反求NURBS曲线 | 第26-36页 |
| ·数据获取 | 第26-29页 |
| ·曲面的测量 | 第26-27页 |
| ·非接触方法 | 第27-29页 |
| ·各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 第29-30页 |
| ·测量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 ·测量数据类型 | 第30页 |
| ·测量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测量数据分块 | 第31页 |
| ·原始设计参数还原 | 第31页 |
| ·反求NURBS曲线 | 第31-34页 |
| ·型值点的参数化 | 第31-32页 |
| ·反求控制顶点 | 第32-34页 |
| ·曲面重构 | 第34页 |
| ·实体模型构造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NURBS曲线的插补与速度控制 | 第36-56页 |
| ·插补原理 | 第36-38页 |
| ·插补的基本概念 | 第36页 |
| ·插补的分类 | 第36-38页 |
| ·样条曲线插补原理 | 第38-39页 |
| ·数控系统的速度控制 | 第39-40页 |
| ·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 | 第39-40页 |
| ·插补前、后加减速控制 | 第40页 |
| ·常用加减速控制方法 | 第40-41页 |
| ·直线加减速法 | 第40页 |
| ·指数加减速法 | 第40-41页 |
| ·S曲线加减速 | 第41页 |
| ·NURBS曲线插补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 | 第41-52页 |
| ·NURBS曲线插补 | 第43-46页 |
| ·S曲线加减速控制 | 第46-52页 |
| ·实验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插补系统的实现 | 第56-70页 |
| ·OPENGL编程 | 第56页 |
| ·VC中OPENGL编程的步骤 | 第56-58页 |
| ·颜色与曲线的绘制 | 第58-60页 |
| ·Open GL中的颜色设置 | 第58页 |
| ·正视投影 | 第58页 |
| ·设置视口 | 第58页 |
| ·OpenGL的模型转换命令 | 第58-59页 |
| ·OpenGL中的NURBS曲线、曲面的绘制 | 第59-60页 |
| ·OPEN GL光照与材质 | 第60-62页 |
| ·定义光源 | 第60页 |
| ·光照模型 | 第60-61页 |
| ·定义材质属性 | 第61-62页 |
| ·试验平台及实验 | 第62-69页 |
| ·步进电机的步进原理 | 第62页 |
| ·驱动和L298N的原理 | 第62-64页 |
| ·步进电机的换向控制 | 第64-65页 |
| ·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 | 第65-66页 |
| ·插补试验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