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隐喻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隐喻概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隐喻的本质 | 第7-8页 |
一 隐喻的普遍性 | 第7页 |
二 隐喻的认知本质 | 第7-8页 |
第二节 隐喻的特征 | 第8页 |
第三节 隐喻的功能 | 第8-9页 |
一 人性化 | 第8-9页 |
二 更经济 | 第9页 |
三 探矿杖和密码 | 第9页 |
第二章 绘画中的隐喻现象 | 第9-13页 |
第一节 绘画具有隐喻的本质 | 第9-10页 |
一 作为语言的绘画 | 第9-10页 |
第二节 绘画中的隐喻 | 第10-12页 |
一 承担者 | 第10页 |
二 死隐喻 | 第10-11页 |
三 未来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绘画中隐喻生效的条件 | 第12-13页 |
一 感动的可能性 | 第12页 |
二 鸿沟的力量 | 第12-13页 |
第三章 绘画中隐喻的模式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划界 | 第13-18页 |
一 第一种模式 | 第14页 |
二 第二种模式 | 第14-16页 |
三 第三种模式 | 第16页 |
四 第四种模式 | 第16-18页 |
五 第五种模式 | 第18页 |
第二节 绘画中隐喻的张力 | 第18-20页 |
一 同一幅画 | 第18-19页 |
二 隐喻感知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绘画的隐喻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变化中的绘画 | 第20-22页 |
一 凝视与永恒 | 第20-21页 |
二 新问题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辉煌的绘画 | 第22-25页 |
一 新材质 | 第22-23页 |
二 混合的标签 | 第23-24页 |
三 个人结构的建立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绘画的隐喻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