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长乐—南澳变质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言第9-23页
   ·研究对象及其地理位置、大地构造位置第9-11页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21页
     ·研究历史回顾第11-12页
     ·前人研究成果、现状述评第12-20页
       ·变质岩原岩、时代第12-13页
       ·变质作用特征第13-14页
       ·侵入岩期次划分及时代第14-16页
       ·糜棱岩(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变形期次及时代第16-18页
       ·变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第18-20页
     ·主要存在问题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2页
   ·预期成果及研究意义第22-23页
2 地球物理、区域地质背景及变质带地质概况第23-35页
   ·深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第23-27页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27-28页
   ·地质构造概况第28-35页
     ·地层特征简述及确定变质变形时代上限的地层依据第28-31页
     ·侵入岩特征简述第31-32页
     ·构造特征等简述第32-35页
3. 东、西亚带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及与区域地层的对比第35-43页
   ·东亚带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未分)的特征第35-36页
   ·西亚带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的特征第36-37页
   ·东亚带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未分)与区域地层的对比第37-43页
4 变质侵入岩序次划分、时代及成因第43-61页
   ·早侏罗世东山序列第43-53页
     ·早侏罗世东山序列分布、岩石组成及特征第43-44页
     ·早侏罗世东山序列的形成时代第44-50页
     ·早侏罗世东山序列的岩浆成因及形成环境第50-53页
   ·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第53-58页
     ·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分布、岩石组成及特征第53页
     ·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的形成时代第53-58页
     ·晚侏罗世古美山序列的岩浆成因及形成环境第58页
   ·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第58-60页
     ·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分布、岩石组成及特征第58页
     ·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形成时代第58-59页
     ·早白垩世早期漳浦序列岩浆成因及形成环境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5 构造变形特征、期次划分及时代第61-75页
   ·第一期(中侏罗世末—早侏罗世初)低角闪岩相变质、长石相右行—推覆韧性剪切作用第61-64页
     ·第一期韧性剪切变形及动力变质特征第61-62页
     ·第一期韧性剪切变形的运动学特征第62-63页
     ·第一期韧性剪切变形的时代第63-64页
   ·第二期(晚侏罗世)高绿片岩相变质、长石-石英相左行—逆冲韧性剪切作用第64-70页
     ·第二期韧性剪切变形及动力变质特征第64-65页
     ·第二期韧性剪切变形的运动学特征第65-69页
     ·第二期韧性剪切变形的时代第69-70页
   ·第三期(早白垩世早期)低绿片岩相变质、石英相具正断层性质右行走滑韧脆性剪切作用第70-72页
     ·第三期韧性剪切变形及动力变质特征第70-71页
     ·第三期韧性剪切变形的运动学特征第71-72页
     ·第三期韧性剪切变形的时代第72页
   ·小结第72-75页
6 大地构造属性讨论及构造变形动力学分析第75-81页
   ·变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讨论第75-77页
   ·构造变形的大地构造学背景及其动力学分析第77-81页
7 结语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附录 1第87-88页
附录 2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庞磁阻锰氧化物La2-2xSr1+2xMn2O7单晶的浮区法生长及物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CAS理论的地震紧急救援系统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