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2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 | 第10-11页 |
| ·国内 | 第11-13页 |
| 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1 城市土地特性 | 第15-16页 |
| ·城市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 第15页 |
| ·城市土地的区位性 | 第15-16页 |
| ·城市土地报酬的递减性 | 第16页 |
| ·城市土地利用的多维性 | 第16页 |
| ·城市土地生态的敏感性 | 第16页 |
|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 | 第16-17页 |
| 3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区位理论 | 第17-18页 |
| ·地租和地价理论 | 第18页 |
|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第18-19页 |
| ·城市土地规划理论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 1 人地关系 | 第21页 |
| 2 城市土地的区位和用途 | 第21页 |
| 3 经济结构 | 第21-22页 |
| 4 城市规划 | 第22页 |
| 5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第22页 |
| 6 政策制度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5-35页 |
| 1 研究区域的概况 | 第25-2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页 |
|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 2 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 ·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 ·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分析 | 第27-28页 |
| ·福州市城市土地投入产出分析 | 第28-30页 |
| 3 福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分析 | 第30-32页 |
| 4 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 ·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 ·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福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 | 第35-49页 |
|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7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5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 | 第35-36页 |
| ·构建指标体系 | 第36页 |
| ·主要指标具体说明 | 第36-37页 |
| 2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37-39页 |
| 3 福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 | 第39-49页 |
| ·多因素综合评价 | 第39-42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6页 |
|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第46页 |
| ·潜力计算 | 第46-49页 |
| 第五章 福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 1 加大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的力度 | 第49页 |
|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 | 第49页 |
| ·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49页 |
| 2 继续完善土地市场,优化土地配置 | 第49-50页 |
| 3 探讨制定有利于集约用地的产业政策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3页 |
|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1页 |
| 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