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5-16页 |
·保险 | 第15页 |
·社会保险 | 第15页 |
·养老保险 | 第15-16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16页 |
·制度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 | 第16-17页 |
·制度 | 第16页 |
·制度创新 | 第16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 | 第16-17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社会公正理论 | 第17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页 |
·需要层次论 | 第17-18页 |
·“和谐社会”论 | 第18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目标 | 第18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第18-20页 |
·起步阶段:1986-1990 年 | 第18-19页 |
·试点阶段:1991-1992 年 | 第19页 |
·恢复阶段:1993-1997 年 | 第19页 |
·快速发展阶段:1998 至今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宝鸡市基本情况 | 第20页 |
·宝鸡市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 第20-21页 |
·宝鸡市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 第21-23页 |
·参保范围 | 第21页 |
·统筹层次 | 第21页 |
·筹资办法 | 第21页 |
·缴费方式和标准 | 第21-22页 |
·养老待遇 | 第22页 |
·享受条件 | 第22页 |
·个人账户 | 第22页 |
·基金管理 | 第22-23页 |
·组织管理 | 第23页 |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色 | 第23-24页 |
·实现了制度全覆盖 | 第23页 |
·强化了政府责任 | 第23页 |
·创新了财政补贴制度 | 第23页 |
·建立了捆绑机制 | 第23页 |
·制定了待遇调整机制 | 第23-24页 |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取得的成效 | 第24-26页 |
·改变了农村养老观念 | 第24-25页 |
·改善了老年农民的家庭地位 | 第25页 |
·探索建立了新型农保制度 | 第25-26页 |
·制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因素 | 第26页 |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第26页 |
·农民的参保需求和参保意识 | 第26页 |
·政府责任 | 第26页 |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 第26-28页 |
·待遇标准比较低 | 第26-27页 |
·缴费设计缺乏弹性 | 第27页 |
·基金运营收益率低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创新 | 第28-36页 |
·西方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页 |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西方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页 |
·国内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经验借鉴 | 第30-32页 |
·苏南模式 | 第31页 |
·广东模式 | 第31页 |
·山东模式 | 第31页 |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内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设计 | 第32-36页 |
·创新设计思路 | 第32页 |
·创新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新制度框架 | 第33页 |
·新制度运作路径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宝鸡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36-41页 |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 | 第36-37页 |
·多元筹资机制 | 第37页 |
·高效的运行机制 | 第37页 |
·合理的待遇确定机制 | 第37页 |
·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机制 | 第37页 |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 | 第37-38页 |
·最大限度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 第38页 |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力度 | 第38-39页 |
·计划生育户 | 第38页 |
·被征地农户 | 第38-39页 |
·因病因残致贫返贫户 | 第39页 |
·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监督 | 第39-40页 |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