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我国社会转型期立法博弈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论文框架及其创新点第13-15页
2 立法博弈概述第15-23页
   ·立法博弈的概念第15-17页
   ·立法博弈产生的理论基础和背景第17-20页
     ·“经济人”假设第17页
     ·“资源稀缺性”假设第17-18页
     ·利益多元化的存在第18-19页
     ·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第19-20页
   ·立法博弈的实质第20-23页
     ·立法博弈是一种利益表达第20-21页
     ·立法博弈所表达的只能是法律利益第21-23页
3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立法博弈第23-40页
   ·我国的社会转型与立法博弈之间的内在关联第23-27页
     ·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多元化与立法博弈第24-25页
     ·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民主化与立法博弈第25-26页
     ·社会转型期公民的立法参与意识与立法博弈第26-27页
   ·我国社会转型期立法博弈的主体、类型及手段第27-40页
     ·立法博弈的主体第27-33页
     ·立法博弈的类型第33-38页
     ·立法博弈的手段第38-40页
4 我国社会转型期立法博弈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第40-55页
   ·我国社会转型期立法博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0-47页
     ·人大立法难以反映多元利益的格局第40-41页
     ·行政主导立法导致权力异化第41-43页
     ·权势分利集团广泛存在第43-45页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缺火第45-46页
     ·立法博弈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缺失第46-47页
   ·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立法博弈中主要问题的若干建议第47-55页
     ·立法机关应当在立法中衡量利益的价值位阶第48-50页
     ·提高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第50-52页
     ·拓宽弱势群体在立法中的利益表达途径第52-53页
     ·杜绝立法过程中的不当利益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度不小于n-2的光滑n维Fano簇
下一篇:论中国法律体系及其形成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