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唆犯的未遂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2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2 教唆犯的性质 | 第12-22页 |
·教唆犯性质的理论争讼 | 第12-17页 |
·从属性说 | 第12-13页 |
·独立性说 | 第13-14页 |
·二重性说 | 第14-15页 |
·独立罪名说 | 第15-16页 |
·非独立共犯人说 | 第16页 |
·不作为说 | 第16页 |
·摒弃性质说 | 第16-17页 |
·教唆犯性质之我见 | 第17-22页 |
3 教唆犯未遂的成立要件 | 第22-29页 |
·教唆犯未遂的着手 | 第22-25页 |
·教唆犯未遂的未得逞 | 第25-27页 |
·教唆犯未遂的意志因素 | 第27-29页 |
4 教唆犯未遂的认定 | 第29-36页 |
·教唆犯的未遂与教唆犯的预备 | 第29-31页 |
·教唆犯的未遂与未遂教唆 | 第31-33页 |
·教唆犯的未遂与教唆犯的中止 | 第33-36页 |
5 教唆犯未遂的立法反思 | 第36-41页 |
·我国立法关于教唆犯规定的不足 | 第36-39页 |
·关于完善教唆犯未遂的立法建议 | 第39-41页 |
6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