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城市弱势群体的伦理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第10-13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城市弱势群体及其伦理关系现状第14-30页
 第一节 城市弱势群体及其生存状况第14-21页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第14-17页
  二、城市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生存发展状况第17-20页
  三、城市弱势群体的地位及影响第20-21页
 第二节 城市弱势群体的伦理关系第21-24页
  一、城市弱势群体伦理关系的表现第21-22页
  二、城市弱势群体伦理关系的特点第22-24页
 第三节 南京弱势群体的道德状况及其伦理困境第24-30页
  一、南京弱势群体的道德状况第24-27页
  二、南京弱势群体的伦理困境第27-30页
第二章 城市弱势群体的主要伦理问题及成因第30-48页
 第一节 下岗工人同城不同命第30-34页
  一、在岗变下岗,人富我贫第30-33页
  二、代际发展不公,出现恶性循环第33-34页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第34-39页
  一、劳动保护不力第34-35页
  二、劳动条件较差第35-36页
  三、劳动报酬较低第36-37页
  四、福利待遇不同第37-39页
 第三节 城市残疾人同类不同等第39-45页
  一、难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第40-41页
  二、难以平等享有受教育、就业、政治参与、公共服务等权利第41-45页
 第四节 城市流浪者无依、无养、无所属第45-48页
  一、居无定所,食无所依第45-46页
  二、无业可就,病无所医第46-48页
第三章 化解城市弱势群体伦理问题的新思路第48-56页
 第一节 强调公平正义,加强伦理制度化建设第48-51页
  一、借鉴他国伦理制度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第48-49页
  二、制定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第49-50页
  三、严格公平地执行伦理制度第50-51页
 第二节 加强人文关怀,规范社会救助行为第51-53页
  一、树立救助双方地位平等的意识第51-52页
  二、在言行上尊重并理解城市弱势群体第52-53页
  三、救助中多关心城市弱势群体的精神需要第53页
 第三节 强化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城市弱势群体道德素养第53-56页
  一、通过社区生活加强其社会归属感第54页
  二、通过慈善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54-55页
  三、通过媒体报道激发其道德完善的诉求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墨西哥柏幼苗生长规律及光合特性研究
下一篇:发酵制备云芝胞内胞外多糖及其产品的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