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导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选题价值 | 第14-16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14页 |
二、 选题价值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16-22页 |
一、 1989 年到 1999 年时期以现象概述起步 | 第16-17页 |
二、 2000 年到 2005 年时期以“借鉴”发展 | 第17-19页 |
三、 2006 年至今以“分析”深化 | 第19-2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一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客观基础问题 | 第25-55页 |
第一节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辨析 | 第25-41页 |
一、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阐释 | 第26-32页 |
二、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体系 | 第32-41页 |
第二节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历史考察 | 第41-55页 |
一、 殖民化时期宗教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革命启蒙 | 第42-46页 |
二、 联邦化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共和国公民的塑造 | 第46-49页 |
三、 国家化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移民的美国化 | 第49-51页 |
四、 国际化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 第51-55页 |
第二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 | 第55-88页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阐述 | 第55-67页 |
一、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内容 | 第56-60页 |
二、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内容 | 第60-64页 |
三、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 第64-67页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剖析 | 第67-78页 |
一、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教育内容 | 第68-71页 |
二、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内容 | 第71-75页 |
三、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内容 | 第75-78页 |
第三节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 | 第78-88页 |
一、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共性与特性比较 | 第78-83页 |
二、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的初步结论与启示 | 第83-88页 |
第三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比较 | 第88-120页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88-99页 |
一、 课堂教学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形式 | 第88-92页 |
二、 社会实践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第92-94页 |
三、 大学生组织建设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优势 | 第94-96页 |
四、 深入细致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扎实基础 | 第96-98页 |
五、 强化校园文化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 第98-99页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途径 | 第99-109页 |
一、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 | 第99-102页 |
二、 服务学习是美国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式 | 第102-104页 |
三、 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点 | 第104-106页 |
四、 鼓励大学生社团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 | 第106-107页 |
五、 校园文化是强化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107页 |
六、 宗教教育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力量 | 第107-109页 |
第三节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比较 | 第109-120页 |
一、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共性与特性比较 | 第109-114页 |
二、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的初步结论与启示 | 第114-120页 |
第四章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解读 | 第120-145页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因素考察 | 第120-129页 |
一、 政治因素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二、 经济因素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三、 文化因素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 第126-129页 |
第二节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因素透析 | 第129-137页 |
一、 政治因素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达 | 第129-132页 |
二、 经济因素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达 | 第132-135页 |
三、 文化因素在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达 | 第135-137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 第137-145页 |
一、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8-140页 |
二、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深层原因剖析 | 第140-142页 |
三、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 | 第142-145页 |
第五章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及其经验的“本土化”重构 | 第145-167页 |
第一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未来走向 | 第145-152页 |
一、 责任教育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真正根基 | 第146-148页 |
二、 责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为实现个体自主与超越的积极力量 | 第148-150页 |
三、 责任教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地开拓社会未来的力量 | 第150-152页 |
第二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向文化层次的深化 | 第152-159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深根源指向文化问题 | 第153-155页 |
二、 以先进文化为指南向文化层次深化 | 第155-156页 |
三、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促进其生长和超越 | 第156-159页 |
第三节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及其与渗透的不同定位 | 第159-167页 |
一、 美国高校的灌输及其经验教训深层剖析 | 第159-161页 |
二、 再认识灌输及其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 | 第161-164页 |
三、 从中美比较的视角探析我国高校灌输与渗透的不同定位 | 第164-167页 |
结语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9页 |
后记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