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盐水入侵
论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国外河口盐水入侵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河口盐水入侵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长江河口 | 第22-24页 |
·珠江河口 | 第24-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盐水入侵经验统计模型 | 第29-41页 |
·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 | 第30-34页 |
·原始数据 | 第30-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预估盐度统计模型 | 第34-36页 |
·修正盐度统计模型 | 第36-38页 |
·分析和讨论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三维数值模式的建立和验证 | 第41-77页 |
·模式介绍 | 第41-47页 |
·海洋控制方程组 | 第42-45页 |
·z坐标 | 第42页 |
·σ坐标 | 第42-44页 |
·垂向积分二维方程 | 第44-45页 |
·变量配置及算法特点 | 第45-47页 |
·变量配置 | 第45-46页 |
·算法特点 | 第46-47页 |
·模式的建立 | 第47-57页 |
·水深岸线资料处理 | 第47-50页 |
·无结构三角形网络 | 第50-53页 |
·上下游开边界 | 第53-54页 |
·初始温盐场 | 第54-55页 |
·初始余水位场 | 第55-56页 |
·风场 | 第56-57页 |
·模式的验证 | 第57-75页 |
·潮位 | 第57-63页 |
·验证资料 | 第57-58页 |
·验证结果 | 第58-63页 |
·断面水通量和盐度 | 第63-69页 |
·验证资料 | 第63-64页 |
·验证结果 | 第64-69页 |
·流速流向和盐度 | 第69-75页 |
·验证资料 | 第69-70页 |
·验证结果 | 第70-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潮汐及河口环流数值模拟 | 第77-112页 |
·潮汐 | 第78-87页 |
·传播特征 | 第79-85页 |
·口外浅海陆架海域 | 第79-82页 |
·珠江河口区域 | 第82-85页 |
·潮汐类型 | 第85-86页 |
·潮差分布 | 第86-87页 |
·潮流 | 第87-97页 |
·时间变化 | 第88-93页 |
·空间变化 | 第93-97页 |
·余流 | 第97-104页 |
·平面分布 | 第97-100页 |
·剖面分布 | 第100-104页 |
·动力因子分析 | 第104-110页 |
·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五章 河口盐水入侵数值模拟—伶仃洋区域 | 第112-147页 |
·盐度时空变化 | 第113-124页 |
·时间变化 | 第113-116页 |
·空间变化 | 第116-124页 |
·平面分布 | 第116-121页 |
·剖面分布 | 第121-124页 |
·潮周期平均盐度 | 第124-127页 |
·动力因子分析 | 第127-145页 |
·风的影响 | 第127-138页 |
·风速的影响 | 第127-132页 |
·风向的影响 | 第132-138页 |
·径流的影响 | 第138-142页 |
·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 第142-145页 |
·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六章 河口盐水入侵数值模拟—磨刀门区域 | 第147-181页 |
·磨刀门盐水入侵异常特征 | 第148-152页 |
·盐水入侵数值模拟 | 第152-159页 |
·盐度的空间分布 | 第152-157页 |
·潮周期平均盐度 | 第157-158页 |
·盐度的时间变化 | 第158-159页 |
·机制分析 | 第159-170页 |
·径流的影响 | 第159-162页 |
·风的影响 | 第162-165页 |
·地形的影响 | 第165-168页 |
·潮汐的影响 | 第168-170页 |
·断面通量 | 第170-179页 |
·不同径流 | 第170-173页 |
·不同风况 | 第173-176页 |
·不同地形 | 第176-179页 |
·小结 | 第179-18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81-186页 |
·主要结论 | 第181-184页 |
·不足、创新与展望 | 第184-186页 |
·不足之处 | 第184-185页 |
·创新之处 | 第185页 |
·展望 | 第185-186页 |
附录 | 第186-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5页 |
后记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