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之法律分析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融资融券基础理论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融资融券的涵义与特征 | 第12-14页 |
一、融资融券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融资融券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融资融券交易的积极功能及负面影响 | 第14-17页 |
一、融资融券交易的积极功能 | 第14-15页 |
二、融资融券交易的负面影响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17-21页 |
第一节 融资融券交易中的法律关系 | 第17-19页 |
一、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委托关系 | 第17页 |
二、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借贷关系 | 第17-18页 |
三、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担保关系 | 第18页 |
四、投资者与证券公司之间的信托关系 | 第18页 |
五、证券公司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转融通关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面临的质疑 | 第19-21页 |
一、引入的信托式让与担保制度缺少上位法的支持 | 第19页 |
二、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 第19-20页 |
三、与《担保法》冲突 | 第20页 |
四、与《信托法》冲突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境外主要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21-25页 |
第一节 美国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日本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担保制度之建议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学术界的理论创新 | 第25-28页 |
一、账户质押的角度 | 第25-26页 |
二、以最高额质押为思路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笔者的建议 | 第28-33页 |
一、删除关于信托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确立让与担保作为融资融券担保制度 | 第29-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