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算法与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组播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组播通信的优点 | 第14-16页 |
·组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6页 |
·组播技术的核心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概述 | 第18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拓扑生成器与仿真工具简介 | 第20-30页 |
·拓扑生成器简介 | 第20-21页 |
·拓扑生成器的结构 | 第20页 |
·网络拓扑模型的分类 | 第20-21页 |
·Waxman—Salama网络拓扑模型 | 第21-23页 |
·模型的原理 | 第22-23页 |
·模型的拓扑生成算法 | 第23页 |
·仿真工具简介 | 第23-29页 |
·仿真工具OPNET简介 | 第24-26页 |
·仿真工具MATLAB简介 | 第26-27页 |
·仿真工具NS简介 | 第27-28页 |
·仿真工具OMNET++简介 | 第28页 |
·仿真工具MRSIM简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蚁群算法 | 第30-35页 |
·蚁群算法的原理 | 第30-31页 |
·蚁群算法的改进研究 | 第31-33页 |
·蚂蚁系统 | 第31-32页 |
·精华蚂蚁系统 | 第32页 |
·蚁群系统 | 第32-33页 |
·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 第33页 |
·蚁群算法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点到多点带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的解法 | 第35-64页 |
·点到多点组播路由问题 | 第35-36页 |
·点到多点带QoS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 | 第36-37页 |
·QoS与QoS度量 | 第36页 |
·点到多点带QoS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的定义 | 第36-37页 |
·点到多点带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 | 第37-38页 |
·解决点到多点带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的算法 | 第38-39页 |
·动态优化的分布式组播路由算法 | 第39-42页 |
·主要概念 | 第40-41页 |
·构建组播树过程的简要说明 | 第41-42页 |
·组播树构建的具体流程 | 第42-51页 |
·节点的本地数据结构 | 第42页 |
·子树的扩展 | 第42-43页 |
·子树之间的合并 | 第43-47页 |
·树的调整 | 第47-48页 |
·树的剪枝 | 第48-50页 |
·信息素的更新 | 第50-51页 |
·点到多点带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的仿真 | 第51-63页 |
·网络层建模 | 第51-53页 |
·节点和进程层建模 | 第53-59页 |
·链路模型的构建 | 第59-60页 |
·仿真运行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多点到多点带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问题的解法 | 第64-75页 |
·源根树与共享树的比较 | 第64-66页 |
·共享树的优点 | 第64-65页 |
·共享树的缺点 | 第65-66页 |
·单中心选择与多中心选择 | 第66-68页 |
·多中心共享树 | 第66-68页 |
·延迟约束的多中心共享组播树问题 | 第68-69页 |
·解决延迟约束的多中心共享组播树问题的相关算法 | 第69-70页 |
·解决延迟约束的多中心共享组播树问题的蚁群算法 | 第70-71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83-8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