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分析与计算论文--水量平衡论文

1950s以来挠力河流域径流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前言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2、 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9页
  1 流域尺度上水文特征变化的描述指标第16页
  2. 径流变化随机性特征第16-22页
  3. 流域水文模型发展概况第22-25页
  4. 流域尺度上的研究第25-26页
  5. 影响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第26-28页
  6. 目前研究的不足第28-2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29-30页
  1. 研究内容第29页
  2. 论文的创新点第29-30页
  3. 技术路线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31-38页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第31-36页
  1. 自然环境状况第31-35页
  2. 社会经济状况第35-36页
 第二节 挠力河流域背景数据库建立第36-37页
  1. 遥感影像资料数据来源及解译第36-37页
  2. 气象水文资料数据来源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挠力河流域 1950s以来径流特征变化第38-58页
 第一节 挠力河径流量变化第38-45页
  1 挠力河径流总量变化特征第38-39页
  2. 挠力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第39-42页
  3. 挠力河径流变率的变化特征第42-45页
 第二节 挠力河流域 1950s以来径流分配特征变化第45-53页
  1. 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第45-48页
  2. 挠力河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变化特征第48-49页
  3. 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第49-51页
  4. 年内集中度与集中期第51-53页
 第三节 挠力河径流演变特征与趋势第53-56页
  1. 保安站径流趋势检验第53-54页
  2. 宝清站径流趋势检验第54-55页
  3. 菜嘴子站径流趋势检验第55页
  4. 红旗岭站径流趋势检验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过程第58-76页
 第一节 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第58-66页
  1. 1950s以来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概况第58-60页
  2. 不同垦殖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60-62页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化特征分析第62-66页
 第二节 不同水文站集水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第66-70页
  1. 宝清站集水区土地利用变化第66页
  2. 保安站集水区土地利用变化第66-67页
  3. 红旗岭集水区土地利用变化第67-68页
  4. 菜嘴子站集水区土地利用变化第68页
  5. 挠力河流域景观基质变化第68-70页
 第三节 挠力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第70-74页
  1. 景观指数的定义与计算第70-71页
  2. 挠力河景观破碎化过程第71-72页
  3. 挠力河流域景观多样性变化第72页
  4. 挠力河流域景观离散度变化第72-73页
  5. 类型水平上的耕地与未利用地景观动态变化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挠力河水文情势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76-99页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第76-83页
  1. 挠力河流域垦殖时间与径流变化间关系第76-80页
  2. 不同水文站集水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径流量间关系第80-83页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对挠力河径流量的影响分析第83-91页
  1. 沟渠化过程的影响第83-85页
  2. 水利工程修建对径流量的影响第85-91页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挠力河径流量的影响分析第91-97页
  1. 宝清站气候变化对挠力河径流量的影响第91-94页
  2. 菜嘴子站气候变化对挠力河径流量的影响第94-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挠力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变化特征及供给能力预测—以宝清站集水区为例第99-118页
 第一节 宝清站集水区内生态用水的组成与划分第99-102页
  1. 宝清站集水区生态用水类型的界定与划分第99-100页
  2. 相关资料整理第100-102页
 第二节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第102-112页
  1. 林地需水量的计算第102-105页
  2. 河道内生态用水量第105-107页
  3. 沼泽湿地生态需水量第107-111页
  4. 水域及草地蒸散发量估算第111页
  5. 水库蓄水需水量第111页
  6. 宝清站集水区生态需水量第111-112页
 第三节 宝清站集水区内生态需水量供应能力分析第112-115页
  1. 农业用水的估算第112-113页
  2. 供水资源能力第113-114页
  3. 不确定性分析第114-115页
 第四节 挠力河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策略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第一节第118-120页
  1. 挠力河径流演变过程第118-119页
  2. 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第119页
  3. 挠力河径流变化驱动力分析第119-120页
  4. 挠力河宝清站集水区生态需水与供应能力第120页
 第二节 研究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第130-131页
合作作者发表文章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钠盐梯度下苄嘧磺隆的湿地微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研究
下一篇:东北地区农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影响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