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 | 第9-13页 |
·国外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研究 | 第9-11页 |
·我国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研究 | 第11-13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 | 第13-17页 |
·钢管混凝土的分类 | 第13-14页 |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优点 | 第15-17页 |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 | 第17页 |
·梁柱节点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节点设计的原则 | 第17页 |
·常用节点形式介绍 | 第17-20页 |
·目前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应用和研究的情况及主要问题 | 第20-22页 |
·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 第22页 |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试验研究 | 第23-61页 |
·引言 | 第23页 |
·试验概况 | 第23-36页 |
·试件模型的选取 | 第23-24页 |
·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24-28页 |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8-30页 |
·试验装置设计 | 第30-33页 |
·试验测量的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33-35页 |
·加载制度 | 第35-36页 |
·试验现象的描述 | 第36-4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8页 |
·梁端荷载—位移(P—Δ)滞回曲线 | 第41-43页 |
·梁端荷载—位移(P—Δ)骨架曲线 | 第43-45页 |
·节点弯矩—梁柱相对转角曲线 | 第45-47页 |
·钢梁的弯矩(M)—曲率(Φ)滞回关系曲线 | 第47-50页 |
·节点承载力的确定 | 第50-51页 |
·强度退化 | 第51-52页 |
·刚度退化 | 第52-55页 |
·节点延性分析 | 第55-56页 |
·节点耗能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三章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性能分析 | 第61-83页 |
·引言 | 第61页 |
·应变分析结果 | 第61-68页 |
·加强环应变分析 | 第62-63页 |
·钢梁翼缘应变分析 | 第63-64页 |
·钢梁腹板应变分析 | 第64-65页 |
·钢管壁应变分析 | 第65-67页 |
·节点核心区应变分析 | 第67-68页 |
·应力分析 | 第68-75页 |
·应力计算 | 第68-70页 |
·节点加强环应力分析 | 第70-71页 |
·节点钢梁翼缘应力分析 | 第71-72页 |
·节点钢梁腹板应力分析 | 第72-73页 |
·节点钢管壁应力分析 | 第73-74页 |
·节点核心区应力分析 | 第74-75页 |
·加强环节点的承载力验算 | 第75-79页 |
·加强环节点的计算方法 | 第75-78页 |
·钢梁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的计算 | 第78页 |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78-79页 |
·加强环节点的刚性分析 | 第79-81页 |
·节点的刚性判断准则 | 第79-80页 |
·弯矩—转角曲线分析 | 第80页 |
·挠度测试的节点刚性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有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