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地震作用结构损伤识别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损伤检测方法概述 | 第13-15页 |
| ·结构损伤检测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时频分析方法研究 | 第18-37页 |
| ·非稳态和非线性信号 | 第18-20页 |
| ·平稳随机过程 | 第18-19页 |
| ·非稳态和非线性信号 | 第19-20页 |
| ·地震动记录时频分析的意义 | 第20-21页 |
| ·几种主要的时频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1-22页 |
| ·Wigner-Wille分布 | 第22-23页 |
| ·小波变换 | 第23-25页 |
| ·希尔伯特-黄变换 | 第25-37页 |
| ·引言 | 第25-27页 |
| ·Hilbert变换与解析信号 | 第27-29页 |
| ·经验模态分解 | 第29-33页 |
| ·EMD计算程序编制 | 第33-37页 |
| 第三章 HHT时程数据分析 | 第37-48页 |
| ·调频波分析 | 第37-40页 |
| ·地震动时程数据分析 | 第40-48页 |
| 第四章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模型 | 第48-56页 |
| ·地震动强度评价 | 第48-49页 |
| ·地震震级 | 第48页 |
| ·地震烈度 | 第48-49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9-56页 |
| ·结构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 ·恢复力模型 | 第50-53页 |
| ·地震反应数值分析 | 第53-56页 |
| 第五章 结构实时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 第56-79页 |
| ·HHT边际谱频响函数 | 第56-66页 |
| ·傅立叶频响函数 | 第56-57页 |
| ·HHT边际谱的物理意义 | 第57-58页 |
| ·边际谱频响函数的定义 | 第58页 |
| ·对边际谱频响函数的改进 | 第58-66页 |
| ·HHT时—频响谱 | 第66-72页 |
| ·HHT时—频响谱的定义 | 第66-68页 |
| ·中心频率及数据评价 | 第68-72页 |
| ·结构地震过程中损伤识别 | 第72-77页 |
| ·不同震级地震下损伤评价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框架模型振动台数据分析 | 第79-101页 |
| ·试验背景介绍 | 第79-82页 |
| ·基于实测数据的结构固有频率识别 | 第82-84页 |
| ·基于实测数据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84-101页 |
| ·Hilbert谱及瞬时能量谱分析 | 第84-85页 |
| ·HHT时—频谱和中心频率曲线分析 | 第85-10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