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临江住宅自然通风模拟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自然通风的几种基本模式 | 第10-13页 |
| ·自然通风的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研究工具 | 第16页 |
| ·CFD 技术的发展简介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7-23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 ·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 ·数值求解 | 第20-21页 |
| ·可视化处理 | 第21页 |
| ·利用CFD 对不同工况进行比较分析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2 重庆山地城市气候和自然风资源调查 | 第23-35页 |
| ·气候特征 | 第23-24页 |
| ·气象要素 | 第24-27页 |
| ·日照和太阳辐射 | 第24页 |
| ·气温 | 第24-25页 |
| ·年降雨量和季节分布 | 第25-26页 |
| ·相对湿度 | 第26页 |
| ·风 | 第26-27页 |
| ·风环境的特性 | 第27-28页 |
| ·外在通风潜力和通风利用率 | 第27页 |
| ·住宅通风性能的评估 | 第27-28页 |
| ·重庆自然风利用条件和自然通风策略 | 第28-33页 |
| ·风速和风向 | 第28-29页 |
| ·两个有利于自然通风的条件 | 第29-31页 |
| ·利用自然通风的季节性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3 热舒适的适应性及重庆自然通风热舒适区域 | 第35-45页 |
| ·室内环境热舒适和热舒适标准 | 第35-36页 |
| ·ASHRAE 标准 | 第35页 |
| ·ISO 标准 | 第35-36页 |
| ·欧洲标准 | 第36页 |
| ·热舒适评价指标—PPD 和PMV | 第36-37页 |
| ·气流速度对的热舒适区域的影响 | 第37-38页 |
| ·热舒适适应性模型 | 第38-43页 |
| ·适应性模型理论 | 第38-40页 |
| ·基于实验的热舒适区确定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4 CFD 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 | 第45-61页 |
| ·湍流概述 | 第45-46页 |
| ·紊流的定义与特征 | 第46页 |
| ·紊流模拟方法 | 第46-49页 |
| ·紊流对流换热的控制方程 | 第47-48页 |
| ·K-ε双方程模型 | 第48页 |
| ·壁面函数法修正 | 第48-49页 |
| ·流动方程的解 | 第49-59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第49页 |
| ·几种离散方法介绍 | 第49-52页 |
| ·差分格式介绍 | 第52页 |
| ·对流一扩散问题方程的离散 | 第52-55页 |
| ·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55-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5 VORTEX 计算程序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 第61-83页 |
| ·vortex 简介 | 第61页 |
| ·程序结构 | 第61-64页 |
| ·子程序及各个子程序的功能 | 第61-64页 |
| ·输入数据要求 | 第64-66页 |
| ·VORTEX 程序的改进 | 第66-73页 |
| ·各进口可以设置不同速度的修改 | 第67-73页 |
| ·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 第73-74页 |
| ·TECPLOT 软件介绍 | 第73页 |
| ·TECPLOT 需要的数据结构 | 第73-74页 |
| ·验证算例——人体反映实验室 | 第74-81页 |
| ·模型建立和网格的划分 | 第74-77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7-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6 高层住宅周围风环境模拟分析 | 第83-95页 |
| ·应用CFD 软件数值模拟建筑周围流场 | 第85-89页 |
| ·计算区域的确定 | 第85-87页 |
| ·紊流模型 | 第87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87-89页 |
| ·亚松弛因子的选择 | 第89页 |
| ·高层住宅风环境模拟分析及比较 | 第89-90页 |
| ·模拟目的 | 第89页 |
| ·整栋建筑几何模型与计算网格 | 第89页 |
| ·风环境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89-90页 |
| ·A 栋高层住宅10 楼某单元自然通风外环境模拟 | 第90-94页 |
| ·住宅单元几何模型和计算区域 | 第90-91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91-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7 自然通风建筑室内热环境模拟分析 | 第95-109页 |
| ·模拟工况的确定 | 第95-97页 |
| ·房间几何模型 | 第97-99页 |
| ·紊流模型确定 | 第99页 |
| ·不同风速下的比较——比较1 | 第99-100页 |
| ·开口相同时,不同风向的比较——比较2 | 第100-102页 |
| ·气流形式D、E 的比较——比较3 | 第102-107页 |
| ·不同进口温度的比较——比较4 | 第107页 |
| ·自然通风房间热舒适评价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8 结论 | 第109-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7页 |
| 附录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