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0页 |
1.1 白摹芦醇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1 植物中白藜芦醇的存在 | 第10页 |
1.1.2 白藜芦醇的研究价值 | 第10-12页 |
1.1.3 白藜芦醇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1.2.1 农杆菌的发现 | 第14-15页 |
1.2.2 农杆菌转化植物组织后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 | 第15-16页 |
1.2.3 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的机理 | 第16-20页 |
1.2.4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主要因素 | 第20-21页 |
1.2.5 农杆菌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的应用 | 第21-23页 |
1.2.6 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遇到的困难 | 第23页 |
1.3 激光诱导植物组织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1 激光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 第23-24页 |
1.3.2 激光生物学机理 | 第24页 |
1.3.3 激光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诱导于在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 第25-29页 |
1.4.1 诱导子的类型及作用 | 第25-26页 |
1.4.2 诱导子在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方面的研究 | 第26-28页 |
1.4.3 诱导子的作用机制 | 第28页 |
1.4.4 使用诱导子时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展望 | 第29-3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30-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1.1 菌种 | 第30页 |
2.1.2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2.1.3 培养基 | 第30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2.2.1 感受态农杆菌的制备 | 第31页 |
2.2.2 葡萄外植体的处理 | 第31页 |
2.2.3 葡萄果皮愈伤组织的预培养 | 第31页 |
2.2.4 农杆菌对葡萄细胞的转化 | 第31-32页 |
2.2.5 转化细胞中农杆碱和烟脂碱的检测 | 第32页 |
2.2.6 转化细胞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2-33页 |
2.2.6.1 转化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32页 |
2.2.6.2 转化细胞的白藜芦醇合成曲线 | 第32页 |
2.2.6.3 转化细胞的糖吸收曲线 | 第32-33页 |
2.2.7 He-Ne激光对葡萄组织细胞的诱变 | 第33页 |
2.2.7.1 愈伤组织的预处理及预培养 | 第33页 |
2.2.7.2 He-Ne激光对愈伤组织的诱变 | 第33页 |
2.2.7.3 诱变细胞的继代培养 | 第33页 |
2.2.7.4 诱变细胞的生物量和生产量曲线 | 第33页 |
2.2.7.5 诱变细胞的稳定性观察 | 第33页 |
2.2.8 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33-36页 |
2.2.8.1 真菌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2.2.8.2 化学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34页 |
2.2.8.3 生化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影响 | 第34-35页 |
2.2.8.4 诱导子加入时间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3.1 农杆菌对葡萄细胞的转化 | 第36-40页 |
3.1.1 农杆菌的生长曲线 | 第36页 |
3.1.2 影响农杆菌转化的因素 | 第36-40页 |
3.1.2.1 葡萄细胞对农杆菌的敏感性 | 第36-37页 |
3.1.2.2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1.2.3 葡萄愈伤组织预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4 甘露醇处理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2.5 菌液浓度及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页 |
3.1.2.6 温度对农杆菌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转化细胞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40-42页 |
3.2.1 转化细胞中农杆碱和烟脂碱的检测 | 第40-41页 |
3.2.2 转化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41页 |
3.2.3 转化细胞的白藜芦醇合成曲线 | 第41-42页 |
3.2.4 转化细胞的糖吸收曲线 | 第42页 |
3.3 He-Ne激光对葡萄细胞的诱变 | 第42-46页 |
3.3.1 辐照时间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He-Ne激光诱变对白藜芦醇合成的的影响 | 第43页 |
3.3.3 突变细胞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3.3.4 突变细胞的生长曲线和白藜芦醇合成曲线 | 第45-46页 |
3.4 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46-50页 |
3.4.1 生物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46页 |
3.4.2 化学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3 诱导子对白藜芦醇合成的综合影响 | 第48页 |
3.4.4 诱导子的加入时间与细胞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关系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版图说明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