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执行异议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执行异议制度概述第13-22页
 一、执行异议概念界定和比较第13-17页
  (一) 概念第13-15页
  (二) 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15-17页
  (三) 执行异议的分类第17页
 二、执行异议制度价值目标、原则第17-20页
  (一) 执行异议制度的价值目标第17-19页
  (二) 执行异议制度的原则第19-20页
 三、执行异议制度依据第20-22页
  (一) 理论依据——权力(利)制约理论、程序正义理论第20-21页
  (二) 事实依据——程序瑕疵第21-22页
第二章 执行异议制度比较研究第22-29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执行异议制度第22-26页
  (一) 德国第22-23页
  (二) 日本第23-25页
  (三) 我国台湾地区第25-26页
 二、比较结论第26-29页
  (一) 执行异议裁判机构设置第26-27页
  (二) 执行异议制度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现状及问题第29-42页
 一、执行异议制度现状第29-37页
  (一) 立法现状第29-35页
  (二) 司法现状第35-37页
 二、执行异议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7-42页
  (一) 程序性救济不受重视第37页
  (二) 执行异议制度的原则缺失第37页
  (三) 执行异议裁判机构设置不合理第37页
  (四) 执行异议程序尚有不足第37-41页
  (五) 执行异议权滥用的惩戒机制不足第41页
  (六) 异议之诉的前置程序明显多余第41-42页
第四章 我国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第42-48页
 一、宏观层面的完善第42-44页
  (一) 合理设置执行异议裁判机构第42-43页
  (二) 确立执行异议的原则第43页
  (三) 协调执行异议程序——明确执行异议竞合的处置第43-44页
 二、微观层面的完善第44-48页
  (一) 细化、类型化执行异议事由第44-45页
  (二) 完善异议提出形式第45页
  (三) 明确审查范围、审查方式第45-46页
  (四) 整合执行异议第46页
  (五) 确立执行抗告制度第46-47页
  (六) 确立执行异议费用制度第47页
  (七) 确立执行异议权告知制度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
下一篇: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