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环城河道水系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与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第11页 |
·与城市环城河道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环城绿带理论 | 第11-1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2页 |
·国内外在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城市河道治理与景观建设的阶段性发展 | 第13-14页 |
·当前我国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取得的成果 | 第14-16页 |
2 城市滨河地区开发建设问题的缘起和内在动因 | 第16-20页 |
·城市中河流的功能 | 第16-17页 |
·河流的传统功能 | 第16页 |
·行洪,排涝功能 | 第16页 |
·灌溉、供水功能 | 第16页 |
·调节小气候与净化空气的功能 | 第16页 |
·航运功能 | 第16页 |
·河道功能的扩展 | 第16-17页 |
·景观功能 | 第16页 |
·休闲、娱乐功能 | 第16-17页 |
·生态功能 | 第17页 |
·辅线交通 | 第17页 |
·城市滨河区域开发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城市河流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18-20页 |
·城市化进程加剧对城市河流的影响巨大 | 第18页 |
·人们对城市河流规划利用的理念不当 | 第18-20页 |
3 对城市河道景观的研究 | 第20-22页 |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基本模式 | 第20页 |
·河流的平面规划 | 第20页 |
·河流的横断面规划 | 第20页 |
·护岸工程的规划 | 第20页 |
·河流两侧辅助建筑建设 | 第20页 |
·城市河道环境治理模式的取向 | 第20-22页 |
·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来面貌 | 第20-21页 |
·还原水面,绿化河道 | 第21页 |
·丰富多彩的河道设计 | 第21-22页 |
4 廊坊城市河道环境概况 | 第22-25页 |
·廊坊市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廊坊市地理位置 | 第22页 |
·廊坊市自然气候 | 第22-23页 |
·廊坊城市水环境的现状 | 第23-24页 |
·龙河水环境现状 | 第23页 |
·凤河水环境现状 | 第23页 |
·大皮营引渠水环境现状 | 第23-24页 |
·八干渠水环境现状 | 第24页 |
·廊坊城市水资源现状 | 第24-25页 |
·城市地下水现状 | 第24页 |
·城市地表水现状 | 第24-25页 |
5 关于廊坊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布局 | 第25-27页 |
·近期规划 | 第25页 |
·远期规划 | 第25页 |
·景观规划 | 第25-26页 |
·绿地系统规划 | 第26页 |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第26-27页 |
6 廊坊城市河道环境系统与景观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 第27-30页 |
·河道景观自然性原则 | 第27页 |
·城市河道景观的自然性 | 第27页 |
·维护城市河道正常的生态环境 | 第27页 |
·河道结构多样性原则 | 第27页 |
·滨河城市空间多功能性原则 | 第27-28页 |
·城市河流区域系统性原则 | 第28页 |
·文化特色性原则 | 第28页 |
·强调景观的人性化原则 | 第28-30页 |
7 廊坊城市河道景观规划与设计 | 第30-54页 |
·廊坊城市河道水系规划 | 第30页 |
·规划思路 | 第30页 |
·分期规划 | 第30页 |
·一期规划(2010) | 第30页 |
·二期规划(2020) | 第30页 |
·城市河道景观水源的研究 | 第30-33页 |
·水量平衡预测 | 第31-33页 |
·环城水系需水量预测 | 第31-32页 |
·廊坊市可供水量分析预测 | 第32-33页 |
·水量平衡 | 第33页 |
·景观格局 | 第33-34页 |
·设计理念 | 第34-35页 |
·自然——大皮营引渠 | 第34页 |
·水元素景区 | 第34页 |
·木元素景区 | 第34页 |
·火元素景区 | 第34页 |
·土元素景区 | 第34页 |
·金元素景区 | 第34页 |
·人文——八干渠 | 第34-35页 |
·龙文化——龙河 | 第35页 |
·八干渠景观设计 | 第35-41页 |
·设计范围 | 第35-36页 |
·景观设计 | 第36-41页 |
·“北段”景区 | 第36-37页 |
·“爱民东道段”景区 | 第37-39页 |
·“南段”景区 | 第39-41页 |
·大皮营引渠景观设计 | 第41-45页 |
·设计范围 | 第41页 |
·景观设计 | 第41-45页 |
·“北段”景区 | 第42-43页 |
·“爱民西道”景区 | 第43-44页 |
·“南段”景区 | 第44-45页 |
·龙河景观设计 | 第45-54页 |
·设计范围 | 第45页 |
·景观规划 | 第45-54页 |
·“龙腾翰河”景观区(音体坊) | 第46-48页 |
·“龙德在田”景观区(龙坊) | 第48-51页 |
·“龙泽沐民”景观区(美食坊) | 第51-54页 |
8 廊坊市城市河道景观断面及护岸设计 | 第54-60页 |
·梯形断面 | 第54页 |
·矩形断面 | 第54-60页 |
9. 种植规划 | 第60-62页 |
·种植规划遵循的原则 | 第60页 |
·植物物种选择 | 第60-62页 |
10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插图目录 | 第68-71页 |
个人简介 | 第71-72页 |
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