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引言 | 第11-20页 |
| ·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杜鹃花的分布和分类的研究 | 第12-14页 |
| ·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调查的研究 | 第14-17页 |
| ·杜鹃花引种驯化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存在问题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的简要内容 | 第19-20页 |
| 2 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调查 | 第20-68页 |
| ·调查方法和区域 | 第20-23页 |
| ·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 ·四川杜鹃花资源分布 | 第21-22页 |
| ·调查区域 | 第22-23页 |
| ·资源种类和分类群 | 第23-25页 |
| ·资源分布与环境概况 | 第25-34页 |
| ·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 | 第25-29页 |
| ·峨眉山 | 第25-27页 |
| ·瓦屋山 | 第27-29页 |
| ·西北高原地区 | 第29-34页 |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第29页 |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第29-34页 |
| ·资源特性及现状 | 第34-56页 |
| ·常绿杜鹃亚属 | 第34-46页 |
| ·杜鹃亚属 | 第46-55页 |
| ·马银花亚属 | 第55-56页 |
| ·资源的种内天然变异 | 第56-62页 |
| ·花冠颜色的变异 | 第56-58页 |
| ·生态型的变异 | 第58-62页 |
| ·垂枝现象 | 第58-59页 |
| ·树生现象 | 第59-60页 |
| ·匍匐化现象 | 第60-62页 |
| ·部分优势种生境调查研究 | 第62-68页 |
| ·山光杜鹃 | 第62-65页 |
| ·不同地区的生境特点和植被概况 | 第62-64页 |
| ·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和更新能力 | 第64-65页 |
| ·调查小结 | 第65页 |
| ·绒毛杜鹃 | 第65-67页 |
| ·峨眉山绒毛杜鹃群落的植被状况 | 第65-66页 |
| ·峨眉山绒毛杜鹃的生长状况和更新能力 | 第66-67页 |
| ·调查小结 | 第67页 |
| ·生境调查的分析和讨论 | 第67-68页 |
| 3 四川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 | 第68-86页 |
| ·资源保护的现状 | 第68-69页 |
| ·受威胁种的调查和研究 | 第69-73页 |
| ·国际、国内受威胁保护物种等级的分类标准 | 第69页 |
| ·初步确定受威胁的种类 | 第69-73页 |
| ·人为干扰对瓦屋山山顶麻花杜鹃种群影响 | 第73-84页 |
| ·研究地的自然条件和麻花杜鹃群落概况 | 第73-74页 |
| ·研究方法 | 第74-76页 |
| ·样地的选择和样方的设置 | 第74-76页 |
| ·数据的调查和处理 | 第7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6-84页 |
| ·种群基径级结构 | 第77-81页 |
| ·种群高度级结构 | 第81页 |
| ·种群的生活力 | 第81-84页 |
| ·人为干扰对杜鹃种群动态的影响 | 第84页 |
| ·资源保护的建议 | 第84-86页 |
| 4 四川野生杜鹃花资源的观赏价值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 第86-107页 |
| ·评价方法和材料 | 第86-89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87页 |
|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87-89页 |
| ·选点与试料 | 第89页 |
| ·影响评价的要素分析 | 第89-98页 |
| ·观赏价值的多样性的分析 | 第89-92页 |
| ·花性状观赏价值的多样性 | 第89-90页 |
| ·其他(整体)观赏价值多样性 | 第90-92页 |
| ·观赏价值对利用的影响 | 第92页 |
| ·生境类型的分析 | 第92-95页 |
| ·特有性和区系分析 | 第95-98页 |
| ·地理分布特有程度的检索表和区系分析 | 第95-97页 |
| ·特有性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影响 | 第97-98页 |
| ·结果 | 第98-105页 |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98-99页 |
| ·优良育种材料的筛选 | 第99-103页 |
| ·计算过程 | 第99-101页 |
| ·筛选结果 | 第101-103页 |
| ·园林用途的评价 | 第103-105页 |
| ·讨论 | 第105-107页 |
| ·评价要素重要性的分析 | 第105页 |
| ·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的对比分析 | 第105页 |
| ·层次分析法对资源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 第105-107页 |
| 5 结论和讨论 | 第107-110页 |
| ·结论 | 第107-109页 |
| ·资源调查 | 第107页 |
| ·资源保护 | 第107-108页 |
| ·资源评价 | 第108-109页 |
| ·讨论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 个人简介 | 第117-118页 |
| 导师简介 | 第118-119页 |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