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 | 第8-9页 |
三、本文的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10-13页 |
1、觊恩斯主义 | 第10-12页 |
(1) 新古典综合派 | 第10-11页 |
(2) 新剑桥学派 | 第11-12页 |
(3) 希克斯的"结构通胀论" | 第12页 |
2、新自由主义 | 第12-13页 |
(1) 货币学派 | 第12-13页 |
(2) 理性预期学派 | 第13页 |
二、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13-17页 |
1、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2、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模型介绍 | 第17-21页 |
一、基本模型描述 | 第17-20页 |
二、修正后的模型 | 第20-21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 | 第21-35页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21-24页 |
二、计量模型介绍 | 第24-26页 |
三、基本回归结果 | 第26-30页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30-32页 |
五、计量模型修正 | 第32-35页 |
第五章 分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 第35-42页 |
一、财政分权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国有经济预算软约束 | 第36-39页 |
二、财政分权对通货膨胀的其他作用机制——公共支出结构 | 第39-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