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2页 |
·番茄晚疫病的基本情况 | 第13-17页 |
·致病疫霉的分类地位 | 第13页 |
·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4页 |
·番茄晚疫病的发病症状和病害循环 | 第14-15页 |
·影响番茄晚疫病发病的因素 | 第15-16页 |
·番茄晚疫病的致病机理 | 第16页 |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进展 | 第16-17页 |
·防治致病疫霉的主要杀菌剂及其作用机制 | 第17-27页 |
·保护性杀菌剂 | 第17-19页 |
·内吸性杀菌剂 | 第19-27页 |
·病原菌的抗药性 | 第27-28页 |
·抗药性的含义和研究发展历史 | 第27页 |
·病原菌抗药性的机制 | 第27页 |
·杀菌剂抗药性的监测 | 第27-28页 |
·抗药性风险评估 | 第28页 |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8-32页 |
·致病疫霉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发生情况 | 第28-31页 |
·丁吡吗啉的研究进展 | 第3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生物活性的测定 | 第3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供试药剂和培养基 | 第32页 |
·试验仪器 | 第32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32页 |
·供试番茄品种 | 第32-33页 |
·致病疫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33页 |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保护作用的测定 | 第33页 |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治疗作用的测定 | 第33页 |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防治的持效期测定 | 第33页 |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的内吸输导性测定 | 第33-34页 |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42页 |
·丁吡吗啉的保护作用 | 第35-36页 |
·丁吡吗啉的治疗作用 | 第36-37页 |
·丁吡吗啉防治番茄晚疫病的持效期 | 第37-38页 |
·丁吡吗啉对番茄晚疫病的内吸输导杀菌活性 | 第38-40页 |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致病疫霉对丁吡吗啉室内抗性风险初探 | 第44-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供试菌株 | 第44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44页 |
·抗性菌株的药剂驯化 | 第44-45页 |
·紫外线辐射新生菌丝 | 第45页 |
·抗性突变体菌株在离体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的测定 | 第45页 |
·抗药突变体菌株对温度的敏感性 | 第45页 |
·抗药突变体菌株的抗药稳定性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51页 |
·抗性菌株的药剂驯化结果 | 第46-47页 |
·紫外线诱变结果 | 第47-49页 |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在离体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子囊能力 | 第49-50页 |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对温度的敏感性 | 第50页 |
·抗药性突变体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第50-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丁吡吗啉对致病疫霉的生物活性 | 第53-54页 |
·致病疫霉对丁吡吗啉的室内抗性风险初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