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配偶权的内涵与历史渊源 | 第12-23页 |
第一节 配偶权的内涵 | 第12-16页 |
一、配偶权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二、配偶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 第13-16页 |
第二节 配偶权的历史演变 | 第16-18页 |
一、罗马法中配偶权的历史演变 | 第16-17页 |
二、我国配偶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配偶权制度的立法例 | 第18-23页 |
一、大陆法系有关配偶权的立法例 | 第18-20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配偶权制度的立法例 | 第20-21页 |
三、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配偶权制度的立法例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配偶权的内容 | 第23-29页 |
第一节 配偶权内容的概说与评介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配偶权的具体内容 | 第25-29页 |
一、同居的权利和义务 | 第25-26页 |
二、忠实义务和忠实请求权 | 第26-28页 |
三、配偶生育权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配偶权的侵权与救济 | 第29-42页 |
第一节 配偶权侵权 | 第29-40页 |
一、配偶权侵权的法理分析 | 第29-31页 |
二、配偶权侵权构成要件 | 第31-34页 |
三、配偶权侵权的类型 | 第34-40页 |
第二节 侵害配偶权的法律救济 | 第40-42页 |
一、刑事上的救济 | 第40页 |
二、行政上的救济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配偶权制度的立法现状与缺陷 | 第42-50页 |
第一节 我国对是否设置配偶权的争论 | 第42-47页 |
一、对设置配偶权肯定的观点 | 第42-43页 |
二、对设置配偶权否定的观点 | 第43-44页 |
三、对设置配偶权之我观 | 第44-47页 |
第二节 我国现有配偶权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47-50页 |
一、立法过于原则、概括,结构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 第48页 |
二、内容不完整,不全面 | 第48页 |
三、权利保护、救济机制不健全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配偶权制度 | 第50-60页 |
第一节 完善配偶权的各项权能 | 第50-54页 |
一、在婚姻家庭法中为配偶权正名 | 第50页 |
二、构建同居权和夫妻分居制度,规制“婚内强奸” | 第50-52页 |
三、构建忠实义务请求权,规制婚外性行为 | 第52-53页 |
四、构建配偶生育权,规制婚外生育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完善侵害配偶权的民事救济制度 | 第54-60页 |
一、允许受害方配偶婚内提出损害赔偿,不以离婚为前提 | 第54-56页 |
二、将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扩大到有过错的第三者,赋予受害方配偶行使选择权 | 第56-57页 |
三、扩大因侵害配偶权而提起损害赔偿的侵权类型 | 第57页 |
四、拓宽赔偿的范围和标准 | 第57-58页 |
五、拓宽侵害配偶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