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体系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协同理论 | 第15-17页 |
·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协同理论的核心 | 第15-16页 |
·协同理论的主要科学基础 | 第16-17页 |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17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核心—边缘”理论 | 第18页 |
·博弈论 | 第18-20页 |
3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0-3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区域 | 第20页 |
·区域旅游 | 第20页 |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 | 第20-21页 |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主体的界定 | 第21-22页 |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条件及障碍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条件分析 | 第22-24页 |
·障碍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容 | 第25-31页 |
·客源市场系统的协同 | 第26页 |
·出行系统的协同 | 第26-28页 |
·目的地系统的协同 | 第28-30页 |
·支持系统的协同 | 第30-31页 |
4 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 | 第31-41页 |
·驱动机制 | 第31-33页 |
·利益驱动 | 第31-32页 |
·区域旅游产业自身发展驱动 | 第32页 |
·市场需求驱动 | 第32-33页 |
·运行机制 | 第33-35页 |
·制度化组织协调机构 | 第33-34页 |
·监督约束机制 | 第34-35页 |
·利益补偿机制 | 第35-38页 |
·绩效反馈机制 | 第38-41页 |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 第39页 |
·绩效评估与反馈 | 第39-41页 |
5 实证研究——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战略发展建议 | 第41-57页 |
·西北地区概况 | 第41-44页 |
·区域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 | 第41-42页 |
·旅游资源特色 | 第42-44页 |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进程、成绩及与长三角地区比较分析 | 第44-51页 |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进程 | 第44-46页 |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46页 |
·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第46-51页 |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建议 | 第51-57页 |
·参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应多元化 | 第51-53页 |
·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容应丰富化 | 第53-55页 |
·产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的完善化 | 第55-57页 |
6 结论、创新与不足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