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1-26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体状况 | 第15-20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0-26页 |
2 阈值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第26-64页 |
·TAR 模型概述 | 第26-27页 |
·单方程两机制TAR 模型检验和估计 | 第27-35页 |
·单方程TAR 检验的MC 仿真 | 第35-40页 |
·阈值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40-50页 |
·TVAR 模型检验仿真 | 第50-52页 |
·TAR 模型中机制数(REGIMES)确定和滞后阶选择 | 第52-57页 |
·TAR 模型和M-TAR 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57-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3 两机制非对称单位根检验 | 第64-89页 |
·对称单位根检验和非对称单位根检验 | 第64-66页 |
·ADF 和PP 法在两机制TAR 下检验势仿真 | 第66-69页 |
·ENDERS 和GRANGER(1998)的非对称单位根检验与改进 | 第69-74页 |
·BERBEN 和DICK VAN DIJK(BVD)方法(1999) | 第74-77页 |
·CANER 和HANSEN(2001)方法(CH) | 第77-80页 |
·检验势和检验水平仿真 | 第80-83页 |
·RBB 对EG 法改进后的进一步研究 | 第83-86页 |
·各种方法优缺点及比较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4 三机制的非对称单位根检验 | 第89-112页 |
·特殊三机制模型及理论基础 | 第89-90页 |
·两机制与特殊三机制TAR 模型的几何遍历性 | 第90-94页 |
·ADF 和PP 在三机制TAR 中的检验势 | 第94-97页 |
·三机制的非对称单位根检验 | 第97-103页 |
·自助法在非对称单位根检验中的应用 | 第103-106页 |
·对改进后KS 方法的MC 仿真 | 第106-110页 |
·小结 | 第110-112页 |
5 阈值协整检验方法及其仿真 | 第112-149页 |
·阈值协整的经济意义 | 第112-113页 |
·阈值协整检验方法概述 | 第113-119页 |
·非对称单位根检验与阈值协整检验 | 第119-120页 |
·ENDERS-GRANGER(1998)方法在协整检验中的应用 | 第120-127页 |
·MYUNGHWAN SEO(2006)方法及其修正 | 第127-133页 |
·修正后的M.SEO 方法仿真 | 第133-137页 |
·阈值协整的应用研究 | 第137-147页 |
·小结 | 第147-14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49-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4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64-165页 |
附录2 部分EVIEWS5.0 程序 | 第165-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