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论文的主要思路及内容结构 | 第16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概述 | 第18-20页 |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定义 | 第18页 |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界定 | 第18-20页 |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20-21页 |
| ·风险管理的组织 | 第21页 |
| ·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华山路打通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3-28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项目概况 | 第23-25页 |
| ·打通工程基本情况 | 第23页 |
| ·打通工程设计 | 第23-24页 |
| ·打通工程管理及目标 | 第24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的难点分析 | 第24-25页 |
|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内容 | 第25-26页 |
| ·风险管理体系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识别 | 第28-45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分析 | 第28-33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的特征 | 第28-29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的后果 | 第29-31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分类 | 第31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成因 | 第31-33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识别的技术方法选择 | 第33-39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识别分析 | 第39-44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进度风险识别 | 第39-41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质量风险识别 | 第41-42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费用风险识别 | 第42-44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因素汇总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估计与评价 | 第45-61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估计 | 第45-48页 |
| ·基于哈尔滨市降雨历史资料的进度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 第45-46页 |
| ·基于理论概率分布的进度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 第46-47页 |
| ·基于主观概率的三种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 | 第47-48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事件损失的估计 | 第48页 |
| ·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型的构建 | 第48-56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1页 |
| ·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1-56页 |
| ·基于AHP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的整体风险评价 | 第56-60页 |
| ·一级模糊评判 | 第56-59页 |
| ·二级模糊评判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响应与控制 | 第61-66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响应 | 第61-63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计划 | 第61-62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对策 | 第62-63页 |
| ·华山路打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控制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个人简历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