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拉萨市太阳能建筑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24页
   ·我国采暖能耗现状第12-13页
   ·被动太阳房概述第13-15页
   ·间歇采暖概述第15-16页
   ·太阳能建筑与间歇采暖研究现状第16-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尚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采取的措施第23页
     ·研究意义第23页
   ·小结第23-24页
2 被动太阳房与间歇采暖耦合热过程数学模型第24-44页
   ·直接受益式被动太阳房与间歇采暖耦合热过程数学模型第24-33页
     ·围护结构内壁面热平衡方程组的建立第24页
     ·家具墙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第24-25页
     ·内壁面热平衡方程组中各项的处理第25-31页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第31-32页
     ·间歇采暖动态热负荷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间歇采暖负荷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3页
   ·附加阳光间式被动太阳房与间歇采暖耦合热过程数学模型第33-43页
     ·阳光间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组的建立第33-36页
     ·阳光间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第36-37页
     ·房间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方程组的建立第37-39页
     ·房间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的建立第39-40页
     ·相关问题的解决第40-43页
     ·间歇采暖负荷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3页
   ·小结第43-44页
3 建筑模型的建立第44-59页
   ·建筑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围护结构热工设置第46-48页
   ·能耗软件的选择和验证第48-51页
     ·能耗软件的选择第48-49页
     ·能耗软件的验证第49-51页
   ·气象数据的选择第51-52页
   ·室内热扰的设置第52-56页
     ·人员热扰的设置第53-54页
     ·灯光热扰的设置第54-55页
     ·设备热扰的设置第55-56页
   ·空气渗透量的计算第56页
   ·设计温度和采暖系统的确定第56-57页
     ·基准温度和设计温度的确定第56-57页
     ·采暖系统的确定第57页
   ·典型日的选择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4 直接受益式被动太阳房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研究第59-78页
   ·间歇采暖调节期和间歇期的确定第59-64页
     ·典型房间基础室温模拟分析第59-61页
     ·保温方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第61-62页
     ·调节期和间歇期的确定第62-64页
   ·围护结构热惰性对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的影响规律第64-71页
     ·保温方式对房间温度和房间热负荷的影响规律第65-67页
     ·保温方式对间歇采暖设计负荷的影响规律第67-71页
   ·房间基准温度对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的影响规律第71-76页
     ·基准温度对房间温度和房间热负荷的影响规律第71-72页
     ·基准温度对间歇采暖设计负荷的影响规律第72-76页
   ·小结第76-78页
5 附加阳光间式被动太阳房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研究第78-97页
   ·对流换热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第78-82页
     ·隔墙门窗开启特性的研究第79-81页
     ·对流换热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第81-82页
   ·间歇采暖调节期和间歇期的确定第82-84页
   ·围护结构热惰性对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的影响规律第84-90页
     ·保温方式对房间温度和房间热负荷的影响规律第85-86页
     ·保温方式对间歇采暖设计负荷的影响规律第86-90页
   ·房间基准温度对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的影响规律第90-95页
     ·基准温度对房间温度和房间热负荷的影响规律第91-92页
     ·基准温度对间歇采暖设计负荷的影响规律第92-95页
   ·小结第95-97页
6 结论第97-100页
   ·研究结果第97-99页
   ·论文进一步研究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第105-106页
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双塔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
下一篇:索—拱结构平面外稳定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