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永乐向斜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及有利区块预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前言第10-15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四、研究思路方法、工作量和创新点第13-15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第15-22页
   ·地质背景概况第15-16页
     ·研究区地理条件第15-16页
     ·研究区构造形态特征第16页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断层特征第16页
   ·区域地层特征第16-18页
   ·物源、沉积体系分析第18-21页
     ·问题的提出第18页
     ·物源分析第18-21页
     ·三肇凹陷沉积体系分析第21页
   ·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第二章 古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第22-35页
   ·研究区古构造研究第22-30页
     ·古构造数据库建立第22页
     ·三肇凹陷7 个构造面70 个时期的古构造图编制第22-24页
     ·葡萄花(y1)顶面古构造演化史研究第24-25页
     ·其他5 个构造面古构造演化史研究第25-30页
   ·生烃阶段、烃源岩平面分布、初运期确定第30-32页
     ·生烃阶段第30-32页
     ·烃源岩平面分布第32页
     ·初运期确定第32页
   ·油气二运、关键时期分析、确定第32-35页
     ·油气二次运移期确定第32-33页
     ·关键时期分析、确定第33-35页
 第三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微相研究第35-41页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剖面建立第35-38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础理论第35-36页
     ·河流-三角洲地层时间单元的划分第36-37页
     ·河流-三角洲地层时间单元精细对比第37-38页
   ·沉积微相研究第38-41页
     ·测井微相模式建立第39-40页
     ·重点区块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研究第40-41页
第四章 成藏模式研究第41-51页
   ·凹陷级成藏模式第41-43页
     ·嫩江组末期古油气运移场及成藏分析第41-42页
     ·成藏条件及背景第42页
     ·大型凹陷内成藏模式第42-43页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第43-46页
     ·永乐向斜成藏条件第43-44页
     ·永乐向斜整体控油关键因素第44-45页
     ·三级构造控藏模式第45-46页
   ·局部构造控油模式第46-51页
     ·油水表征研究第46页
     ·单一局部构造精细综合解剖第46-50页
     ·单一局部构造控油模式第50-51页
第五章 有利区块预测第51-55页
   ·有利区块预测第51-52页
   ·储量计算第52-55页
     ·储量计算方法第52-53页
     ·储量计算参数的选取第53-55页
结论及认识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第60-79页
详细摘要第79-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健全新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成像声纳嵌入式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