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3页
 (一) 选题缘起第7-8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8-10页
 (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实质第13-32页
 (一) 历史背景第13-22页
  1.社会危机和中国社会的转型第13-17页
  2.西学东渐和先进体制的借鉴第17-21页
  3.提倡人本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第21-22页
 (二) 渊源实质第22-32页
  1.理论先导: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启润第22-24页
  2.指导思想: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体现第24-27页
  3.立法原则:社会本位与社会控制第27-32页
   (1) 社会本位原则第27-29页
   (2) 社会控制原则第29-32页
二、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基本概况和运作实施第32-59页
 (一) 基本概况第32-47页
  1.立法成果第32-45页
   (1) 社会救济立法第32-35页
   (2) 社会保险立法第35-37页
   (3) 劳工福利立法第37-39页
   (4) 儿童福利立法第39-41页
   (5) 社会服务立法第41-42页
   (6) 职业介绍立法第42-44页
   (7) 其他福利立法第44-45页
  2.立法特点第45-47页
   (1) 立法多为欧美法移植第45-46页
   (2) 立法发展不平衡第46-47页
 (二) 运作实施第47-59页
  1.运作的机制与方式第47-50页
   (1) 建立相应的机构以保障立法的落实第47-48页
   (2) 重视专业社会福利人员的选任和培养第48-49页
   (3) 支持和奖励民众兴办福利事业第49-50页
  2.实施的绩效与不足第50-54页
   (1) 实施的成效第50-51页
   (2) 存在的不足第51-54页
  3.制约福利立法成效的因素第54-59页
   (1) 立法技术的缺陷第54-55页
   (2) 国家政体的掣肘第55-57页
   (3) 战争不断、财政窘困第57-59页
三、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第59-71页
 (一) 历史地位第59-65页
  1.从施舍恩赐到国家责任: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福利立法理念第59-60页
  2.从消极补救到积极防范:完善了近代中国福利立法的功能架构第60-63页
  3.从二元立法结构到三元立法结构:推动了中国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再次转型第63-65页
 (二) 当代启示第65-71页
  1.社会保障立法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第65-66页
  2.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立法运行中的效能第66-68页
  3.社会保障立法自身的法制要求第68-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后记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的探索
下一篇:ALA促进不结球白菜耐盐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