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31页
 1 发展节水农业和水稻旱作种植技术的必要性第13-15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第13页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第13-15页
 2 水稻旱作的意义第15-17页
   ·水稻旱作的意义第15-16页
   ·旱作水稻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概况第16-17页
 3 水稻旱作的生理学基础第17-19页
   ·水稻具有水陆两栖的特征第17页
   ·旱作水稻的生理特征第17-18页
   ·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第18-19页
 4 旱作水稻的栽培方式第19-22页
   ·覆膜旱作水稻第19-20页
   ·覆秸秆旱作水稻第20-22页
 5 旱作水稻的营养特征第22-26页
   ·旱作水稻栽培后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状况第22-24页
   ·旱作水稻的营养状况第24-26页
 6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的合理施用第26-31页
   ·水分胁迫对氮素吸收的影响第26-27页
   ·水分胁迫对氮素分配的影响第27页
   ·不同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第27-28页
   ·氮肥施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第28-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7页
 1 供试土壤与作物第31-32页
   ·试验地点自然状况第31-32页
   ·供试作物第32页
 2 试验方案第32-34页
   ·试验处理和小区设计第32-33页
   ·水肥管理第33-34页
   ·样品的采集第34页
 3 分析方法第34-37页
   ·植株吸氮量的测定第34页
   ·植株吸磷量的测定第34页
   ·植株吸钾量的测定第34页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第34页
   ·土壤矿质氮的测定第34-35页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第35页
   ·氮肥利用率计算公式第35-37页
第1章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作物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和产量效应第37-45页
 1 引言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水稻不同旱作栽培处理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变化特征第37-39页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的影响第39-42页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年内土壤生产力的影响第42-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4 小结第44-45页
第2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水稻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第45-53页
 1 引言第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不同地表覆盖早作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地表覆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第49-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4 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大麦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第53-63页
 1 引言第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第54-56页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7-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长期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供应容量与强度第59-60页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第60页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第60-61页
 4 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早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氮素和干物质转移利用的影响第63-71页
 1 引言第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67页
   ·旱作方式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第63-64页
   ·旱作方式对水稻吸氮强度的影响第64页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64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干物质转移的影响第64-65页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素转移的影响第65-66页
   ·不同处理铵态氮、硝态氮的动态变化第66-67页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第67页
 3 讨论第67-69页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第67-68页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水稻经济利用效率的差异第68-69页
   ·旱作水稻生育期间的氮肥损失与氮肥运筹第69页
 4 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无机氮动态变化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第71-79页
 1 引言第71-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第72-73页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第73-74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第74-75页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与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第75页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第75-76页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76-77页
 3 讨论第77-78页
 4 小结第78-79页
全文结论第79-80页
研究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致谢第91-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圣愈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
下一篇:动态观察丹参对胎羊心血管功能及血氧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