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减沉开采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 ·充填开采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国内应用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外应用概况 | 第11页 |
| ·充填开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条带开采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条带开采应用概述 | 第13-14页 |
| ·条带开采的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 ·充填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条带开采的区别 | 第17-19页 |
|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2 邢东矿矸石充填巷式开采实践 | 第21-27页 |
| ·地理位置及井田范围 | 第21页 |
| ·井田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 ·矸石充填巷式开采的试验区域 | 第22页 |
| ·充填巷采工艺流程及路线 | 第22-25页 |
| ·充填巷采的基本思路 | 第22-24页 |
| ·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 ·工艺路线 | 第25页 |
| ·充填巷采效果 | 第25-27页 |
| ·阶段性成果及减沉效果 | 第25-26页 |
| ·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 第26-27页 |
| 3 三因素对煤柱和覆岩应力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7-50页 |
| ·数值模拟研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 ·FLAC~(3D)数值模拟研究的具体方案 | 第29-49页 |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31页 |
| ·充填巷式开采应力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第31-33页 |
| ·采出率、充填率、充填体强度对三项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过程 | 第33-48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4 三个主控因素对地表下沉影响程度排序 | 第50-57页 |
| ·三个主控因素对地表下沉影响的分析 | 第50-51页 |
| ·采出率 | 第50页 |
| ·充填率 | 第50-51页 |
| ·充填体强度 | 第51页 |
| ·正交试验的应用 | 第51-52页 |
| ·正交试验模型 | 第52-55页 |
| ·充填巷式开采工程设计对策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充填巷式开采煤体应力实测分析 | 第57-74页 |
| ·观测目的及意义 | 第57页 |
| ·观测方法及仪器 | 第57-59页 |
| ·观测方法 | 第57页 |
| ·观测仪器 | 第57-59页 |
| ·钻屑法观测 | 第59-66页 |
| ·钻屑法测试煤体应力的原理 | 第59-60页 |
| ·钻屑法钻孔布置 | 第60页 |
| ·实测时间及人员 | 第60-61页 |
| ·实施步骤 | 第61-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 ·应力计法观测 | 第66-72页 |
| ·应力计的测量原理 | 第66页 |
| ·应力计埋设位置的确定 | 第66-67页 |
| ·应力计埋设与观测 | 第67页 |
| ·观测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 ·初步规律及建议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6 主要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74-77页 |
|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 ·建议 | 第75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