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公司债权人保护的意义与角色定位 | 第14-19页 |
·公司债权人保护的社会意义 | 第14-15页 |
·公司地位的崛起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 第14页 |
·公司法人格独立及股东有限责任对公司债权人的不利影响 | 第14页 |
·公司债权人之保护乃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石 | 第14-15页 |
·公司债权人角色的定位 | 第15-19页 |
·公司债权人不同于一般债权人 | 第15页 |
·公司债权人为对公司拥有债之请求权之人 | 第15页 |
·公司债权人的分类 | 第15-16页 |
·公司债权人因其相对于股东之弱势地位应优先受偿 | 第16-17页 |
·公司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地位 | 第17-19页 |
第2章 民法或普通法对公司债权人提供契约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契约无法矫正有限责任的风险外部性 | 第19页 |
·债权人与公司议约能力受限 | 第19页 |
·契约失灵情况 | 第19-20页 |
·逃避义务之行为 | 第19-20页 |
·投资不足的行为 | 第20页 |
·财产替代行为 | 第20页 |
·公司股利过度支付行为 | 第20页 |
·减少公司资本行为 | 第20页 |
·稀释债权人请求的行为 | 第20页 |
·公司债权人在监控公司违约方面存在极大困难 | 第20-22页 |
第3章 与公司债权人保护有关之理论与制度 | 第22-70页 |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32页 |
·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 | 第22-27页 |
·公司社会责任之理论 | 第27-29页 |
·新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修订 | 第29-30页 |
·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债权人保护 | 第30-32页 |
·公司資本制度 | 第32-45页 |
·有限责任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原点 | 第32-33页 |
·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 | 第33页 |
·公司资本三原则 | 第33-35页 |
·公司资产真实、充足与合理配置 | 第35-43页 |
·我国大陆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与债权人保护 | 第43-45页 |
·法人格否认理论 | 第45-70页 |
·法人格否认之意义 | 第45-46页 |
·法人格否认之肇始 | 第46页 |
·对法人格否认应有的基本认识 | 第46-47页 |
·公司法人格否认之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各国/地区的法人格否认理论 | 第49-57页 |
·法人格否认之适用范围与情形 | 第57-62页 |
·关于我国大陆新公司法引入法人格否认理论的分析 | 第62-70页 |
第4章 公司控制者与公司债权人之保护 | 第70-83页 |
·公司管理阶层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 第70-73页 |
·公司发起人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 第70页 |
·董事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 第70-73页 |
·公司经理人与公司债权人保护 | 第73页 |
·关联企业之母公司对子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 第73-81页 |
·关联企业及母子公司的定义 | 第74-76页 |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过度控制 | 第76页 |
·子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 | 第76-81页 |
·一人公司之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 第81-83页 |
第5章 公司重要阶段之债权人保护 | 第83-126页 |
·公司设立 | 第83-85页 |
·发起人责任制度 | 第83页 |
·严格准则制度 | 第83-84页 |
·最低资本额限制制度 | 第84页 |
·股东出资方式和比例的限制制度 | 第84-85页 |
·公司形式变更 | 第85-86页 |
·公司发行公司债 | 第86-90页 |
·发行公司债对公司债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86页 |
·公司债之种类 | 第86-88页 |
·发行公司债时对公司债权人之保护制度 | 第88-90页 |
·公司减资 | 第90-93页 |
·公司减资时对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90页 |
·减资之类型 | 第90页 |
·减资时对债权人之保护制度 | 第90-93页 |
·公司合并 | 第93-96页 |
·公司合并时对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93页 |
·合并之类型 | 第93页 |
·合并时对债权人之保护规定 | 第93-96页 |
·公司分立 | 第96-98页 |
·公司分立时对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96页 |
·公司分立之类型 | 第96页 |
·公司分立时对债权人之保护规定 | 第96-98页 |
·公司解散 | 第98-103页 |
·公司解散时对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98页 |
·解散的型态 | 第98-99页 |
·清算的型态 | 第99-100页 |
·公司解散清算时对公司债权人之保护制度 | 第100-103页 |
·公司破产 | 第103-113页 |
·公司破产时对公司保护之必要 | 第103页 |
·破产原因 | 第103页 |
·破产债权之要件 | 第103-104页 |
·公司破产时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制度 | 第104-113页 |
·公司破产和解 | 第113-117页 |
·公司破产和解时对公司保护之必要 | 第113-114页 |
·日本破产和解法制 | 第114-115页 |
·我国大陆法制 | 第115-117页 |
·破产和解制度对和解债权人的保护 | 第117页 |
·公司重整 | 第117-126页 |
·公司重整时对公司债权人保护之必要 | 第118页 |
·公司重整法制 | 第118-124页 |
·公司重整阶段对债权人的保护制度 | 第124-126页 |
第6章:构建四面向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代结论) | 第126-149页 |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时代意义 | 第126-127页 |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构建 | 第127-148页 |
·预防制度 | 第128-132页 |
·监督制度 | 第132-136页 |
·自治制度 | 第136-142页 |
·究责制度 | 第142-148页 |
·结语 | 第148-1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9-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