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输电塔地基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目前常用的溶洞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第10-17页 |
| ·定性评价法 | 第10-11页 |
| ·半定量评价法 | 第11-13页 |
| ·定量评价法 | 第13-16页 |
| ·常用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的不足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7-20页 |
| 2 岩溶地区输电塔地基基础特点分析 | 第20-28页 |
| ·途经岩溶地区地质特性 | 第20-21页 |
| ·岩溶地基分类 | 第21-24页 |
| ·岩溶地基单元分类 | 第21-23页 |
| ·岩溶地基分析模型分类 | 第23-24页 |
| ·岩溶地区输电塔地基的特点 | 第24页 |
| ·输电塔基础形式及作用荷载 | 第24-28页 |
| ·输电塔基础形式 | 第24-25页 |
| ·输电塔基础作用力 | 第25-28页 |
| 3 土岩组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28-38页 |
| ·安全控制指标的选取 | 第28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作用荷载简化 | 第28-29页 |
| ·影响因素及其参数选取 | 第29-30页 |
| ·计算方法选取 | 第30-31页 |
| ·硬塑红粘土土岩组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31-32页 |
| ·可塑红粘土土岩组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32-34页 |
| ·软塑红粘土土岩组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8页 |
| 4 溶洞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38-68页 |
| ·非线性力学基本理论 | 第38-43页 |
| ·非线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38-39页 |
| ·塑性公设、屈服准则及流动法则 | 第39-41页 |
| ·塑性增量理论及其表达式 | 第41-43页 |
| ·安全控制指标的选取 | 第43-44页 |
|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 ·作用荷载的简化 | 第44-45页 |
| ·影响因素及其参数选取 | 第45-46页 |
| ·数值分析建模 | 第46-47页 |
| ·Ⅲ级围岩条件下溶洞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47-53页 |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47页 |
| ·破坏过程及特征分析 | 第47-53页 |
| ·Ⅳ级围岩条件下溶洞地基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53-58页 |
| ·变形规律分析 | 第53页 |
| ·破坏过程及特征分析 | 第53-58页 |
| ·覆跨比的代表性分析 | 第58-66页 |
| ·覆跨比的代表性 | 第58-59页 |
| ·结果分析 | 第59-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5 结语 | 第68-70页 |
| ·主要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